4月21日14点30分左右,位于安达市的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在停产检修苄草丹生产车间制气釜时有4名工人先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6人在实施救援时出现中毒反应,
经医治已无生命危险。
经环保机构监测,
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针对此次事故,
网友也指出了一些具体问题,
值得大家讨论深思。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
一定要先测有毒气体,
随后还要进行通风换气处理,
这是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也是保护我们人自己安全的必要措施。
除此之外,发生中毒事故后切勿盲目施救。
此次事故中,6名后续救援人员
在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就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自身中毒,
造成二次事故,
如若抢救不及时,
后果很难预料。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3月26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戳文字查看详情)
应急管理部强调,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矿山、化工、建筑、电力、造纸、造船、食品加工、餐饮、市政工程、城市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多个行业领域,是企业易忽视的高风险作业,加之作业环境千差万别、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易发生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
春、夏季是各类化学性职业中毒高发季节,
易发生有机溶剂、
慢性职业中毒等危害事件。
所以,
要更加重视受限空间作业的
教育培训工作。
▼
1、受限空间作业范围
现在我们所称的“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的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2、受限空间危险辨识
因为受限空间内可能盛装过或积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如果工艺处理不彻底,或者对需要进入的设备未有效隔离,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残留或窜入等,若作业时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违章操作等,就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3、三步进罐原则
“三不进罐”原则是指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罐”;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罐”;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不进“罐”。
“三不进罐”原则讲起来大家都熟悉,但实际工作中,有些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怀有侥幸心理,违反“三不进罐”原则,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4、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
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到办理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审批人、批准人等。要求各尽其责,人人把关。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
监护人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关键人物。监护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以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监护人进行监护时,应佩戴明显标志,合理行使自己的职权。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是保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工艺处理。与作业系统相连的管线、阀门加盲板断开,加、取盲板要有专人负责。
② 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③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
④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⑤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并在开关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
⑥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任务完成以后,监护人员应对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人数进行清点
● 作业任务完成后,监护人还应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向当班人员交待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作业现场的工艺状况。
● 对催化装置两器清焦、反应釜内检修、油罐清罐等较大项目的作业,作业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单位主管人员应编制“封罐、投用检查表”,组织生产、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对检修作业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对遗留在受限空间的作业工具、器具,螺栓、垫片等材料进行彻底清查。
受限空间等于高危,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
一定要做足作业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谨防意外伤害,保护个人安全。
来源:新华社、新京报、潇湘晨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班组安全、湖北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7.【曝光台】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未定期组织演练…罚款1万元!
9.“学党史、砺初心、办实事”——福田区应急管理局开展“深调研、真落实”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