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培训专题|地震篇

2023-02-14 16:52:12 


近日,土耳其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

广东也发生两次3级以上地震

全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为地球表面或内部的振动造成的地面振动,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突然运动、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亦可由人类工程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我们通常遇到的地震大多都是构造地震,是由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断层的突发上下错动引起的。


【地球是否进入了“震动”模式?“老广”有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担心?】


来看一组数据: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133次,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上地震1次。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2019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2020年全球发生了89次6级以上地震,10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2021年全球发生了115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1次8级以上地震。2022年全球发生了112次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从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


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附近的粤闽赣交界、粤桂琼交界等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地震较活跃,是华南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不过,华南块体在新构造运动期间比较稳定。1970年以来,广东省及近海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37次,4级以上地震年均大约0.7个。广东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是能达到6度—8度,因此,理论上,5级左右的地震致灾风险是很低的。“对民众来说,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就行,不必过于担心。”广东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说。


目前人类尚无法避免或控制地震

但只要掌握一些地震科普知识

是可以使伤害降到最低

地震发生时,哪些不可以做?

如何自救?

如何救助他人?

如何防范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


【家庭可以常备四类应急物资】


大家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主要包括4个方面:

   ● 饮用水和食品,包括儿童奶粉等;

   ● 应急物品:用于求救的救生哨、用于个人清洁的毛巾、纸巾、具备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手机等;

   ● 应急工具:保温毯、防火毯、多功能组合剪刀、应急逃生绳、呼吸面罩等;

   ● 应急药物:抗感染、感冒、腹泻药,创可贴、纱布绷带等用于包扎的材料,用于消毒的碘伏棉棒等。这些物资要注意定期更换。


【地震来袭,这10条不要做!】


1.不乘坐电梯

地震易引发停电或电梯损坏,造成人员被困、电梯坠落伤人。


2.不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地震易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强烈震动易致家用电器损坏漏电。


3.不待在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

地震时,悬挂物易被破坏导致坠落伤人。


4.不躲到大衣柜或其他柜子附近

地震时,未经固定的大衣柜等家具易倾倒伤人。


5.不靠近窗户、玻璃幕墙及建筑外墙

强烈震动时,人在室内靠近窗户易被甩出窗外;在室外时易被震碎坠落的玻璃幕墙及倒塌的外墙等砸伤。


6.不靠近树木、电线杆

地震易破坏电力设施,电线落到人身上或搭在树上,会造成电击伤人。


7.不靠近悬崖峭壁

地震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造成人员伤亡。


8.不停留在桥上或在桥下躲避

大地震往往造成桥梁倒塌伤人。


9.不贸然逃往街道、公路

地震时交通易混乱,建筑内人员仓促外逃易发生伤人事故。


10.不继续驾驶车辆,靠边停车熄火后迅速离开

地震时不同司机反应不同,易发生交通事故。


【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是怎样的?

发生地震怎么办?

如何应对次生灾害?

↓请戳↓

地震来了怎么办?福田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读本系列丛书


地震自救小常识顺口溜


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是远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闲。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厨与厕,牢又坚,跨度小,较安全!



1.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内


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3.地震来了,假如你在高楼里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 三层以上的住户不建议大家逃跑


为什么三层以上的居民不建议逃跑?因为地震时建筑发生倒塌的原因是地基的地面沉降,即便楼房整体倒塌,我们可以看到楼的内部空间还是有的,一旦楼内存在生存空间,我们就有可能在其中幸存下来。而三层以上的住户在从三层往下跑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从楼道中往下撤离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生余震,正在逃离经过的楼梯间反而成为最最不稳定的地点,处在楼梯间的人很容易遇难


   ● 三层以下建议快速撤离


特别是一层和二层,由于距离短、时间相对充裕,建议大家快速地从安全通道楼撤出


4.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书店、饭店、地铁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5.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外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 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注意保持车距,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


   ● 若在野外:要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若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品中抽出来,尽量挪开脸前、胸前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


【地震发生后,如何救助他人?】


当发现废墟中有伤者的时候,应尽快将伤者的头部暴露出来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出口腔与鼻腔内的异物或者分泌物,防止伤者发生窒息。



在发现或是怀疑有四肢骨折或者脊柱骨折时对伤者一定不能拖拉硬拽,避免发生二次损伤。


对于四肢骨折的伤者,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选用木板或者木棍等坚固、方便的物品,对骨折处进行简单的固定和包扎;对脊柱损伤的伤者,我们可以三人以上,对伤者进行一个轴线的搬运和转运,使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尽快联络医疗救援队进行专业救助。



强烈的地震

往往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主要有哪些?

又该如何正确防范?

↓↓↓


●诱发火灾


强烈的震动会造成电气设施损坏、危险品发生化学反应、易燃易爆物质的爆炸和燃烧、烟囱损坏等,继而引发火灾。在防震棚内使用明火也十分容易发生火灾,一定要注意防范。


避险方法:如有可能,要设法隔断火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身体重心,迅速转移。


发水灾


地震会造成河道堵塞,地震引起的震动也会使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建筑遭到破坏而引起水灾。


避险方法: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信息,若有通知及时撤离;避震时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严禁在下游河道搭建防震棚。


发滑坡、滚石、泥石流


受地震影响,在震动的作用下,暴露在斜坡外面的土体或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地震滑坡。


地震诱发的砾石或岩块顺坡自由滚动下落的现象称为地震滚石。


地震诱发的水、泥、石块混合物流动的现象称为地震泥石流。


避险方法:避难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平坦、易于搭建帐篷的地方,远离地震中心地带;滑坡体上的人员应尽快到安全地段避险,要沿着与滑坡体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滑坡方向往山下跑;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期间,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


发海啸


地震海啸一般由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海底50千米以内的地震引起。在海边居住的人和到海边旅游的游客一定要警惕。


避险方法:当看到海水突然退潮,且退得很远时,很有可能要发生海啸,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


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

我们如何识别关于灾害的谣言?


【大部分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只要把握住一点,就能识别大部分的谣言——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科学难题。所以,有些预报看似精准,实际上不可信,因为它超越了目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如果网络上出现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准的地震预报,基本可以断定其为地震谣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88条规定,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或者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另外,只有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才能发布地震信息。


- 往期线上培训专题 -

①高处作业篇

②台风篇

③雨天触电篇

④电动车充电篇

⑤《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篇

⑥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

⑦工矿商贸企业消防安全

⑧线上培训专题|森林防火篇

⑨有限空间篇


来源:中国应急信息网、中国应急管理报、国家应急广播、广东应急管理、福田区应急管理局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1.【安全日历】为什么说液化气危险性大?


2.深圳两少年骑电动自行车遇车祸,原因让人警醒!


3.4死3伤!儿童电动平衡车室内充电起火酿悲剧


4.打地机刀片死死“咬”住男子小腿,血肉模糊……


5.湖南高速路多起多车追尾致16死66伤,事故亲历者:爬出后,车就爆炸起火


6.历史上2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7.惊险!高压锅“上房揭瓦”?


8.@危化品企业负责人,复工复产正当时,运输安全别大意!


9.三亚67辆新能源客车起火,现场浓烟冲天!


10.4起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典型执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