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7人不幸遭雷击身亡,包括1个小孩!进入雷雨季节,这些事千万别做......

2022-05-31 10:42:18 

昨天(5月29日)

一则让人痛心的消息引发关注
#四川7村民上山挖虫草遭雷击身亡#


5月28日,四川石渠县德荣马乡发生一起雷击事件,7名正在采挖虫草的村民被雷电击中身亡。石渠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该县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据当地一位村民介绍,遇难的7人分别来自两个家庭。据他事后了解,其中一个家庭,因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当天没上山挖虫草逃过一劫。

另据德荣马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几位村民是避雨时被雷电击中身亡的,其中3名男性、4名女性,年龄大的也才30多岁,还有一个小孩,当时是被母亲背着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夏天雷雨频繁,雷电击中人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但造成这么大伤亡还是第一次。


广东已经进入雷雨天气频发季

其实之前也多次发生过

雷雨天被雷击中伤亡的事情

被雷击中事件

雨天室外活动被雷击,广东两小伙紧急送医


2020年8月22日,小李(化名)是一名建筑工人,30岁左右,当时正在广州黄埔古港工地上高空作业,距离地面大约50米。即便建筑上有避雷设施,但他还是不慎被雷击中,当即出现了2分钟昏迷状态,全身被淋得湿透。醒来后感觉腰背部、左上臂、下颌多处疼痛,左边肢体多处皮肤破损。


随后小李被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医生对其进行检查后,发现小李的心肌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如果工地上没有装避雷针,结果将不堪设想,想想都感到后怕。


也是当天傍晚,小董(化名)见雨快停了,就打伞往外走,手不小心接触到伞柄的金属部位,被传导下来的雷电击伤,全身多处疼痛、出血,有大片皮肤遭到二度烧伤,表皮有轻度焦痂。小董也被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深圳一女子家中突遭雷击,烧伤面积近40%


2020年6月6日下午,深圳宝安西乡一位中年女子在家中厨房遭遇雷击,致其四肢及面部大面积烧伤。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

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每年因此受伤的人也不少

雷电灾害6至8月频发
这些小常识一定要知道

据中国国际防雷论坛透露
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达3000人至4000人

据统计,夏季6~8月是我国雷电灾害的高发期,其次是5月和4月,在这个时期雷电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年雷击伤亡人数的65%左右。

根据我国各时段雷电灾害占全天的百分比得出,每天13~21时是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集中时段,其中以15~17时最为突出,这与雷暴天气最容易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出现的特征密切相关。
雷电灾害如此危险
究竟要如何预防呢?
关于雷电的这些小知识
大家一定要知道

01


雷电如何形成?



雷电是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的一种大气光电现象。

云中、云间或云地间不同电荷相互吸引而发生放电时所伴随的强雷闪光称为闪电,而沿着闪电通道迅速膨胀的气体所爆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人们所说的打雷。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雷电分为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直击雷是危害最大的。


闪电的类型包括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火箭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状闪电等,我们常见的通常是线状闪电。

闪电通道温度可达到30000K,比太阳表面温度10000K还高,闪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其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有很强的破坏效果。闪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其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物理效应有很强的破坏效果。


那雷电是如何过渡到人身上的呢?
别急,我们接着看

02


雷电传人的方式



雷电传人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直接雷击、跨步电压、旁侧闪击、接触电压。



03


易发生雷电的场所

1地势较高处的建筑物、山体。

2 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3 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物体。 

4 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 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 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 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 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04


雷电天气该如何防御?



下面几点要注意——

1 当气象局发布雷电预警后,应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

2 如若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千万别在大树下、田间小屋等容易引雷的地方躲雨;

3 待在室内时,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面对雷电灾害,我们这样做

↓↓


个人防雷击知识请查收




敲黑板注意啦!
除了我们常说的屋顶、空地等危险地带
闪电也会击中建筑物的侧面
因此雷雨天气
不要站在露天的阳台处
也尽量远离窗边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中国天气、光明网、广东安全生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