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与驾驶人的视线盲区有关
特别是像大货车、泥头车
和公交车等大型车辆
视觉盲区更大、更多
那么,到底哪些地方
是车的盲区?又该如何规避盲区?
往下看~
车有盲区,但人无盲区
所以,认清盲区位置很重要

所谓的车辆盲区就是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所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即下图所显示的红色区域。
一旦进入车辆盲区
在车辆启动、转弯瞬间
行人、非机动车极易发生危险

大型车辆在转弯时会形成“内轮差”,“内轮差”就是指车辆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
由于“内轮差”的存在,大型车辆在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会呈现出弯月形状的危险地带。
误入盲区的你
事实上是这样的
▼
你以为
实际上
如果有人
大车这样转弯
它的路径
待在内轮差盲区
理想情况:
互不接触
现实情况:
存在内轮差
危险情况:
危险!

非机动车要与直行机动车保持 3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要贴着大型车辆的车头通行;行人要与直行的机动车保持 2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驾驶员要学会防御性驾驶,无论驾驶何种车辆,也无论面对哪种交通状况,都要做到提前观察、保持警觉,给自己预留出安全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并针对性做出合理的反应和驾驶操作。
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升大家的出行安全感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上面我们说到,一旦行人或非机动车进入车辆转弯盲区,就很容易出现危险。
为了让看不见的盲区被看见,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设置了800多个「转弯危险区警示带」,因形似月亮,我们也给它起了个小名——“橘月亮”。
我们通过轨迹测试软件对大车转弯轨迹进行模拟,在危险区域采用醒目的橘黄色标注,同步增加中英文双语描述。
此外,危险区的最外侧边线采用「振荡标线+反光道钉」组合设计——
在晚上光线不足时,这些“会发光的道钉”能让司机提前获知按道行驶的信息;
如果不慎驶入危险区,司机还会有强烈的震感,从视觉和体感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危险区的警醒作用。
“转弯危险区域” 可对过往大型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起到双向警示作用——
提醒大车司机谨慎转弯,加大转弯半径;
提示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要在该区域停留。
盲区不同,结果一样
盲区的可怕之处远超所想
所以驾驶员一定要时刻记住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小心驶得万年船
行人、非机动车也要牢记
“远离大车、远离盲区”
尤其是在路口看到“橘月亮”
请速速避开!
最后祝大家可以
开开心心出门
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