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火灾,5人死亡

2022-10-26 09:20:36 

事故通报


10月21日上午11时30分,河南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安全生产视频调度会议,通报了平顶山市卫东区火灾事故情况,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再安排再部署。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2022年10月19日平顶山市卫东区东方骏景小区一房屋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事故。此次事故发生在特殊时期,引起国务院办公厅过问,国家消防救援总局予以提级调查,必须引起高度警醒。



无独有偶

近六个月以来

国内已有多起火灾致死案例

分布于居民楼及公共场所等


案例一
9月28日12时40分,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一餐厅起火。火灾造成17人死亡、3人受伤。


案例二
9月2日11时01分,东莞市清溪镇长山头村清溪大道62号一废弃厂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


案例三
7月8日,贵阳市南明区绿苑小区一居民楼突发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火灾系汽车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案例四
7月5日,黑龙江伊春凌晨3时26分一包子铺发生疑似煤气罐爆炸事故,造成部分房屋坍塌。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轻伤、2人失联。


案例五
5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一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疑似电瓶车充电时,引燃装修材料。事故造成3人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小火”的防范工作
才能够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怎么做?快看!

1. 及时清理居室、厨房、阳台、走道的可燃杂物,不要在楼梯间停放电动自行车、摆放废旧家具等。

2. 注意防范家用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注意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安全。

3. 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线是否老化,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厨房用火不离人。
4. 利用电、炉火、土炕取暖时,要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取暖设备覆盖晾晒衣物。
5. 随意丢弃烟头容易引发火灾,杜绝卧床吸烟。
6. 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7. 居民要熟悉楼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路线,确保发生火灾快速安全逃生。如遇火灾,不可贪恋财物,迅速逃生。
8.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村)委会要加强防火巡查,及时组织清理公共区域堆放的可燃杂物。

9. 关爱鳏寡孤独、老幼病残人员,强化宣传提示和看护措施,帮助检查消除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10. 一旦发现火情应拨打“119”报警,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家庭消防安全

家庭中容易忽视的火灾隐患细节


1、蜡烛

成因: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变软、走形,非常容易引燃周围的木制品。

处理方式:睡觉前吹灭蜡烛;蜡烛周围不放易燃物;最好别用支架不稳的烛台。

2、儿童玩火

成因:爱玩的孩子们喜欢藏在堆满易燃物的衣橱里或床底下点火,一旦发生火灾,搜救工作也更困难。

处理方式:把打火机和火柴等要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

3、取暖工具

成因:入睡以后或是无人看管时,电暖气、小太阳等能够引燃可燃物。

处理方式:取暖工具要远离衣物、床褥,不要延长接线。

4、厨房烹煮

成因:锅里的热油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起火,而且会迅速殃及周围的易燃物。

处理方式:炒菜做饭时不离开厨房;炉灶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如果热油发生燃烧,直接用锅盖罩住。不要将锅端出屋外,溅出的热油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火灾。

5、检查家庭装修材料

家庭装修时,要注意防火。在挑选装修建材时,应选用阻燃材料,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时应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6、配备家用灭火工具

每个家庭可以到正规商店购买家用型灭火器、逃生面罩、逃生绳等工具,还可安装燃气报警器等,确保初起火灾能第一时间自行扑救,减少灾害损失。

7、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重点检查线路的接头部位,发现线路老化问题,应及时更换成新的线路。各种电器的插座应远离火源,电源线如有破损应及时加裹绝缘胶布,防止出现短路。不要使用不合格、不规范的液化气罐,液化气、天然气泄漏,记得断气、通风、熄火、不接打电话。

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是经常会接触的东西。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电,家庭中如果存在使用大功率电器,应当单独接线,加设保险和开关,应当和小功率电器分开使用插座,使用完毕应当及时拔掉电源。

8、将家中杂物进行分类

将可燃、易燃物品进行密封包装后堆放在地下室或者离建筑较远、空旷的地方,确保此类物品不会接触到明火。不要将纸箱、废旧报纸长期存放在阳台、过道或是楼梯间内。

9、养成安全文明的生活习惯

不要在床上吸烟、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柴、打火机等物品,更不能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

10、清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

检查防盗窗上的逃生锁是否坏掉,楼梯过道是否堆放杂物,逃生避难层是否被占用等,确保逃生通道保持畅通无阻。

家庭防火重点检查内容


1、家中电线有无老化、破损;
2、电器线路有无超负荷使用情况;
3、电器线路插头、插座是否牢靠;
4、家用保险丝是否由铜、铁丝代替;
5、是否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6、家用电器出现故障后是否仍带病工作;
7、照明灯具是否离可燃物太近;
8、楼梯、走道、阳台是否存放易燃、可燃物;
9、家中是否存放超过0.5公斤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0、易燃物品是否远离火炉、燃气炉灶;
11、是否在家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加工、经营活动;
12、是否用汽油等易燃液体帮助生火;
13、燃气管道安装是否牢固、软管是否老化;
14、家庭装修材料是否大多使用难燃、不燃材料;
15、家中的废纸、书报是否经常清理;
16、火柴、打火机等物品是否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17、是否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18、在每日就寝前或离开住所前,是否拔掉电源开关、是否熄灭香烛等明火、是否关掉燃气炉灶的气源开关;
19、家中是否配置了简易灭火器具;
20、家中是否制定了火灾逃生预案。

巧用身边“八大件”不惧家庭小火


1、灭火器

火灾发生的初期,若家中备好灭火器,并能熟练地操作它,就可以避免“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实现快速有效地灭火。它的安放地点应是干燥通风且随手可拿到的地方,避免阳光照射、雨淋,远离腐蚀性物质,不可放在卫生间或暖气上。还要定期检查,看是否过期或压力不足;每两年必须进行再充装,再充装前,灭火器筒体必须经2.5MPa水压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湿布

如果家庭厨房起火,初起火势不大,这时可以用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等,直接将火苗盖住,将火“闷死”。

3、锅盖

当锅里的食油因温度过高着火时,首先应关掉气源,然后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如果没有锅盖,只要能起覆盖作用的都行,或将切好的菜倒入锅内同样也能灭火。

4、杯盖

酒精火锅在加酒精时突然燃烧起来,并引燃装酒精的容器,应立即盖死或捂死容器口,窒息灭火。如果将容器丢出去,酒精流到哪里溅到哪里,火就会烧到哪里。

5、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会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

6、沙土

在室外发生初起火灾又没有灭火器,在用水灭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下,可用沙土覆盖,使火窒息而灭。

7、逃生绳

一根绳逃生无门的情况下,一根绳可以帮助我们从阳台顺利脱险。一般建议3—5楼的居民在危急时使用。小拇指一般粗的就可以;长度应根据自家的楼房高度情况选择,宁长毋短;内芯为军用航空钢丝,外包由尼龙线编织而成的逃生绳是首选;逃生虽然匆忙,但一定要绑牢固。在使用逃生绳时,事先在一些坚硬的地方垫上一些床单衣物,防止逃生过程中磨断绳索。为了防止突发火灾时手忙脚乱,平时可以把绳子固定在室内坚固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救急逃生。

8、手电筒

在夜间失火,电路烧坏以后,屋内一片漆黑,猛然发现家中已是一片火海。这时,一只高亮度的手电筒,就能解您的燃眉之急,另外,还可以作为呼救的用具。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

公共场所有什么火灾危险性?


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人员聚集的公共娱乐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的发展阶段人员是很难疏散完毕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相互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2、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3、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公共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短路等而引起火灾。

4、火灾发生蔓延快,扑救困难。

光顾公共场所要注意哪些?


1、要掌握一定的自救逃生知识。单位组织的消防观摩、逃生演习、消防知识培训,一定要积极参加,平时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逃生知识。

2、要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娱乐场所,自己要有意识地了解其内部地形,熟悉所有通道的走向。切不可只顾玩乐,对这些不闻不顾,以致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无路可逃。

3、遇险应沉着应对,果断行事。大部分人员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性事件的时候,总是慌乱无章,不知所措,正因为这样,才会导致一些惨案发生,一旦遇到火灾等突发性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消防知识,仔细观察出事现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逃生工具,紧张有序地逃生。


来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安全茂、广东安全生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