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西安市未央区凤鸣华府小区高层住宅发生火灾,经侦查了解,该小区6号楼一楼大厅、过道、楼梯间杂物着火,现场浓烟较大并顺着楼道蔓延至楼上。目前现场明火已被扑灭,营救被困人员8人,其中5人抢救无效死亡、另外3人生命体征平稳。初步估计过火面积约25平方米,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扑救难、逃生难
极易引发人员伤亡
切记不要惊慌、不要盲目逃生
必须先确定
起火层、避难层、避难间、疏散通道等位置
再根据自己所处位置
选择逃生方向
切记千万不能乘坐电梯
如果楼梯已被火或烟雾封住时
一定要退守待援
高层建筑火灾成因
这些建筑属于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
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
在高层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越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在高层建筑内设有多种电器设备,如空调、排风机等大功率电器。这些电器设备如果出现问题,或超负荷运转、或对其缺乏维护保养等等,也有可能运行不顺、发热,引发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往往设有餐厅、餐馆、饭店、食堂等,必然出现厨房用火,甚至出现卡式炉、火锅、煤气烧烤、酒精加热用火等明火。对这些明火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高层建筑内有下榻的旅客、光临的顾客,也有长租的客户、雇用的员工,人员繁杂,吸烟者难以禁绝。有的旅客在客房内躺在床上吸烟,有的顾客在公共场所吸烟游览,有的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蒂扔在废纸篓里,出现如此种种不安全的行为,极易引起火灾。
高层建筑有住宅类,有写字楼,经常存在装修、电气焊等作业情况,在这时如果存在违规操作,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施工作业。
为何高楼火灾扑救难逃生难
为什么高层建筑起火
其“杀伤力”如此之大?
简单了解此类火灾的三个“帮凶”
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成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帮凶”。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行建筑节能政策,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外墙增加保温层,当时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质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这些材料极易引燃且蔓延迅速,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火灾危险性很大。
“烟囱效应”致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竖向蔓延,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
“风助火势”造成高层建筑火灾难以控制。据测定,在建筑物10m高处风速5m/s;30m高处风速8.7m/s;60m高处风速12.3m/s;90m高处风速 15m/s,由于越向上风速越快,火灾发生后往往会出现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越烧越旺的态势。
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警示片
防范化解火灾风险
是你我共同的责任
守护生命,从你我做起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大家一定要谨慎使用电器设备
做到以下几点

使用燃气、电器后千万不要忘记断电关阀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厨房、阳台、楼道要做到定期清理

从根源上杜绝火灾发生
才是最好的“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