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2亿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广泛应用在个人家庭、餐馆等场所。瓶装燃气的用户约5600万户。液化石油气相关安全问题影响广泛、不容忽视。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今年6月,宁夏银川一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7月,江苏盐城建湖县一烧烤店发生煤气罐爆炸,造成1死1伤。10月23日,甘肃庆阳一商铺发生液化气罐爆炸,导致三间商铺倒塌。这起事故发生六天后,也就是10月29日,哈尔滨市一居民家液化气爆炸,致1死4伤。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气体装备部副主任薄柯:这些事故经过事后调查分析,大部分都是因为液化石油气钢瓶后端的灶、管、阀等器具的老化和人员操作的问题,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燃爆事故。
其中胶管的事故占据较大比例,大约占据32%,主要的原因是胶管的老化、脱落还有老鼠咬噬导致胶管泄漏。
每一起液化石油气事故都涉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日前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在宁夏中卫市,当地一家企业对2.6万只不符合条件的液化石油气瓶出具了虚假鉴定结论,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安全隐患点。执法人员予以查处。
中卫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被发现未按相关要求进行气瓶充装活动,使用已报废的气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安全隐患点。
对于涉事企业中卫市容大燃气销售有限公司,市场监管部门按照从重处罚的原则作出了罚款520000元的行政处罚,并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液化气瓶的安全隐患不仅出现在出具虚假鉴定结论等违法行为上。前不久,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猴场镇,交管部门就截获一辆厢式货车,检查发现,不但驾驶员和车辆都没有危化品运输资质,而且车上载的365个气瓶中,有223个超期未检验。
气瓶要求是每4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气瓶在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办案人员很快从货车行动轨迹当中,锁定了位于瓮安县境内的一家充装站,而在库房里摆放的多把液化气瓶充装枪,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 徐庆捷:这种枪是经过信息化改造,可以控制充装行为的。
该充装站工作人员对非法获得的气瓶进行液化气掺混二甲醚的违法充装行为供认不讳。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对涉案气瓶中所装气体地进行了抽样检测。
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高级工程师 高文龙:检测下来的话,它的主要成分有30%左右是二甲醚,因为这个是液化石油气产品,有30%的二甲醚掺混进去之后会对橡胶产生腐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嫌疑人正是为牟利,无视非法掺混二甲醚带来的巨大隐患,给经常使用液化石油气瓶的餐饮等行业埋下祸根。
瓮安违法充装液化石油气瓶案,5名相关嫌疑人已被控制,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液化气罐若操作不当
易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
事故现场触目惊心
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严重威胁
液化气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
非法存储、买卖、运输危害极大
一旦发生意外
将严重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违法行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六十一条: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
购买液化气罐
一定要到正规的充气站点
对报废和超期不检
超期使用的坚决不用
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审:曾瑜梅
二审:蒋华
三审:汤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