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15日,2023年土工工程诊治与运维高峰论坛和第37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在深圳盛大召开。论坛围绕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展望建筑科技与智能诊治运维,探索土木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道路。
37名院士
29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8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国资委、
深圳市工务署等行业主管部门
国内知名高校、行业头部企业
共计800余名领导嘉宾现场出席
共聚一堂 共襄盛会
学习强安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共有超过上万人线上参与观看
2023年土工工程诊治与运维高峰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指导,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主办,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承办。
本次论坛以“展望建筑科技发展,智能诊治运维未来”为主题,围绕工程诊治与运维的未来发展新方向,共同探索诊治与运维乃至土木工程科技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道路。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指出,中国建筑学会工程诊治与运维分会是新成立的分支机构,在推动工程诊治与运维技术进步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要继续坚定扛起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任务,继承中国建筑学会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优良基因,赓续前辈的光荣传统,奋发有为。
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城安院院长、深圳城安院名誉院长岳清瑞指出,当前土木工程诊治面临技术效能整体不高、数字化应用不广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探讨,为解决相应技术困难,持续提升土木工程运维效率,促进土木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指出,北京科技大学为国而生、与国同行,深度推进大安全、融合发展战略,坚持施行多领域的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服务国家城市安全发展。希望各方围绕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强化研讨、对症下药,为提升我国公共安全水平作出贡献。
国家城安院执行院长、深圳城安院院长董方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风险与机遇并存,国家城安院、深圳城安院立足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创平台,面向全国广邀合作,集聚整合“产学研金”资源,聚焦数字孪生CIM地下空间、空天技术等重点方向,合力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服务国家城市安全发展。
聂建国院士、陈湘生院士、吕西林院士、徐建院士4位院士向论坛作主旨报告,17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聚焦基础理论与标准规范、工程智能诊治技术、智慧运维技术等方面,总结分享行业前沿研究成果,谋划提出下一步智能化发展设想。




第37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由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本次论坛聚焦全球城镇化中各类基础设施可持续设计、施工、运维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开展专业探讨与思路分享,为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城镇与基础设施提供战略咨询。
深圳市领导杨胜军指出,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圳意义重大。深圳也将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人才团队、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加快推动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建设。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继续关注深圳、支持深圳,为深圳安全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指出,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论坛是中国工程院倾力打造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各位院士、专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凝聚共识、创新理念,为提升城镇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提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的科技支撑。
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聂建国指出,新型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保驾护航。要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舒适宜居、智慧便捷的中国城镇,就必须以制度创新引领技术发展,推动城镇化与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创新,实现从高速发展向品质提升转型。
周福霖院士、杜彦良院士、丁烈云院士、岳清瑞院士4位院士向论坛作主旨报告,19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分别从4个领域、16个主题,深入探讨城镇与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理论方法、运维与安全、可持续发展、数字建造、数据采集与模拟仿真等内容,为行业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创新思路、谋划具体路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审:孟月
二审:蒋华
三审:汤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