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
学校老师反复强调一件事
那就是
暑假安全!
6月15日,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3名小学生捞鱼时
不慎滑落至深水区
其中两个孩子不幸遇难
2024年7月8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一名小学生骑自行车
过马路闯红灯
与一小型轿车相撞
小学生负全部责任
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故
令人痛心
教训深刻!
暑假安全无小事
请拿出时间,多陪陪孩子
和孩子们一起
认真学习

暑假安全提示

居家安全
1.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
2.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
3.不给陌生人开门。
4.不往窗外抛物。
5.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刀具等。
6. 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旅行安全
1.不参加“驴游”或探险游。
2.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遇有极端天气,不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贸然涉水出行。
3.乘坐大巴、飞机等交通工具,自觉系好安全带;乘坐游轮、渡轮、竹筏等,自觉穿好救生衣。
4.入住酒店,应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及安全出口.
5.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6. 如遇突发事件,听从指挥,冷静应对。
预防高温中暑
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护栏。
2.与汽车保持一定距离,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3.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街,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上路。
4.步行或骑行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嬉闹。
5.不在机动车出入口、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6.不随意穿越铁轨,不在铁轨边步行或铁路道口玩耍。
交通安全
1.高温天气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做好防护措施,切忌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
2.注意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3.一旦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中暑早期症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情况严重的立即到医院治疗。
防范灾害性天气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避免在不适宜户外活动的情况外出。
2.在外面遇雷雨天气时,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雷场所,如室内建筑物或车辆,避免在露天、树下或水边等区域逗留。
3.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 洞中。
4.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
5.外出突遇暴雨时,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气设备等危险区域。
网络安全
1.不沉迷于网络,约定每天的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2.不玩渲染网络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3.不陷入电信诈骗陷阱,牢记“三不一多”: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4.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上网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若遭受网络欺凌,应及时寻求父母帮助。
用电安全
1.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 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使用家用电器时,一旦发生冒烟、起火,应当马上拔下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
5.发现有人触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连环触电。
饮食卫生安全
1.夏季高温易加速食物腐败,建议选择新鲜蔬果,饮用煮沸后的饮用水,避免食用变质、异味食材,从源头杜绝食物中毒风险。
2.提醒孩子切勿在无证摊贩、卫生不达标小店购买食品或就餐,拒绝采购“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及过期变质食品。同时注意切勿随意采摘食用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材,谨防误食中毒。
3.教导孩子保持三餐规律,控制零食摄入量,尤其要减少冷饮、雪糕等生冷食品的食用频率。
4.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纠正挑食、偏食问题,通过均衡膳食搭配,增强身体免疫力。
心理健康
1.假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机,请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情感需求,建议主动规划每日固定亲子时间,通过户外活动、家庭劳动、好书共读、文化体验等方式拉近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关爱,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2.倡导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沟通时避免单方面说教指责,专注倾听孩子诉求,以理性对话化解分歧,防止因情绪对立引发矛盾升级。
3.鼓励孩子正视负面情绪,当出现焦虑、沮丧等情绪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分享;面对学习、社交等困难,及时寻求家长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4.若发现孩子情绪波动剧烈或长期低落,家长需及时介入引导,通过谈心、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若情况持续或恶化,建议及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孩子提供科学干预。
5.针对高考、中考结束的毕业生,重点关注考后心理状态,警惕过度放纵、考试焦虑、自我否定等问题。引导孩子理性看待考试结果,同时强调兼职安全规范、旅行安全注意事项,并督促孩子保持规律作息,平稳过渡毕业假期。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1.引导孩子制订每日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与娱乐时间,避免假期作业前松后紧突击完成,同时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假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2.倡导亲子共读,与孩子一同挑选经典书目,在阅读中分享感悟,感受文字魅力,让阅读成为假期的精神养分。
3.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同时督促孩子养成科学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呵护视力健康。
4.引导孩子保持规律生活节奏,每日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鼓励参与家务劳动,从整理房间、烹饪简单餐食等小事做起,培养家庭责任感与独立生活能力。

夏季溺水高发地


1.池塘水库边
池塘和水库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多发地。这些地方往往水深莫测,且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孩子们在玩耍时,很容易因为好奇或失足而落入水中。
2.河流溪涧旁
河流溪涧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凶险。水流湍急、河床复杂,孩子们一旦进入其中,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远离这些危险区域。
3.城市公园湖泊
城市公园里的湖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由于湖泊边缘可能存在湿滑、陡峭的斜坡,孩子一旦失足落水,很难自救。家长在带孩子游玩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4.建筑工地积水坑
建筑工地往往存在大量积水坑,这些积水坑不仅深度难以判断,还可能存在尖锐物品、电线等危险物品。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建筑工地,避免发生意外。
5.游泳池
游泳池是中小学生游泳的主要场所,但如果不加强监管,同样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一些游泳池管理不善、救生员数量不足或疏于职守,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此外,家长和孩子在游泳时也要提高警惕,遵守游泳规则,不要让孩子单独游泳。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做到“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贸然下水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牢记“六个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的风险。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暑期安全三字经

不野泳,不私游,危险区,切莫前。
大人伴,全程陪,不分心,紧跟随。
遇抽筋,莫惊慌,仰漂浮,呼救忙。
见溺水,先呼救,莫逞强,智为先。
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
骑行时,头盔戴,不飙车,不并行。
自行车,满十二,电动车,十六起。
乘车辆,安全带,多观察,盲区险。
电器具,不乱摸,不玩火,防触电。
灭火器,家中备,遇火情,速报警。
锋利物,妥保管,药与剂,勿近前。
阳台窗,莫攀爬,防坠落,保安全。
雷雨至,快进屋,避高树,远金属。
遇洪水,向高跑,低洼地,勿停留。
台风来,门窗固,备物资,家中护。
遇高温,多饮水,避烈日,防中暑。
人潮涌,心莫慌,顺流走,勿推搡。
出入口,记方位,遇拥挤,速侧避。
护胸口,保呼吸,若跌倒,蜷身体。
看通知,听指引,有序行,保安全。
出行前,告家长,结伴行,计划详。
未开放,切莫闯,危险处,莫逗留。
野外行,防迷路,遇险情,快报警。
备药品,应急物,防晒伤,防虫咬。
- 往期线上培训专题 -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应急管理报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4. 5死11伤,“厂中厂”安全责任未落实,厂长等6人被追刑责!
10.广东发生4.3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