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热未尽汛需防,三项安全提示!

2025-08-07 16:31:55 

今天(8月7日)8时09分

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还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蝉鸣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过后

暑热还未消散

汛期尚未结束

仍需小心防范


防范暴雨引发次生灾害


立秋时节

时值“八上”

降水天气明显增多

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容易

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这样避险防护

↓↓↓


内涝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

地势低洼的地方

如: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遇内涝如何避险?

家中进水高处躲,车辆熄火及时逃,走路小心避“坑”,行人谨防触电积水漫入屋内,及时切断电源。

远离危旧房屋,被困及时报警求救。


洪水


洪水发生前兆

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


如何避险?——向高处跑!

若河水上涨:关电闸,上高处。

若房屋被淹:爬屋顶,抓浮物。

若水情严重:勿游泳,可制木筏离开险处。

若水情不明:勿涉险,在安全区域等救援。


崩塌


崩塌发生前兆

顶部不断发生掉块、坠落等现象,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或小面积土石剥落,不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如何避险?——向高处跑!

连续降水后:不要在山谷陡崖下停留。  

处于崩塌底部时:迅速向两侧逃生。  

处于崩塌体顶部时:向崩塌体后方或两侧逃生。


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前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轰鸣声,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如何避险?——两侧跑、勿折返

观察地形,立即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顺沟方向跑,不要爬到树上躲避,不在陡峭山坡下和低洼谷地躲避。


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发生前兆

泉水流量突然异常,四周岩体(土体)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房屋墙体地坝出现裂缝,有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的声音。


如何避险?——两侧跑、缓坡停

感到地面震动:快速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

无法逃离时:在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


台风来了如何应对


台风来临前

这份提示请一定了解!

↓↓↓




高温天气防御指南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

节气中的立秋,仍在伏天

这时的暑热被戏称为“秋老虎”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

近期,南方大部高温酷热天气持续

江苏镇江和常州、浙江金华和杭州等地

白天最高气温突破40℃

高温天气防御指南,请收下!

↓↓↓


防高温措施


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时~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室外劳动时应戴上遮阳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空调、电风扇要尽量避免送风口直接吹着头部或者长时间对着身体的某一部位吹。需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速而造成的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少喝生水。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福田区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1.8级阵风+强雷电!分区暴雨黄色预警,请注意安全防范!


2.收好这份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3.高温行车,这些“视觉陷阱”要留意!


4.【安全周历】夏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5.突发自燃!快检查你家宝贝的电话手表!


6.暴雨来袭要如何应对?


7.典型重大事故隐患警示信息(粉尘涉爆)


8.汛期叠加高温,工贸企业如何防范安全风险→


9.15岁少年一小时内发生两起事故!家长请留意,孩子这样骑车可能要负全责→


10.2人死亡!一地通报2起高处坠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