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低压生成!深圳未来天气将......

2025-07-17 16:57:03 

热带低压生成了!



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06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级(1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2百帕。预计,该热带低压将以15-20公里的时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趋向南海东北部海面


据深圳天气消息

本周后期天气转不稳定

降雨增多


预计18日-19日我市多云间晴天,间中有(雷)阵雨,伴有短时大风,天气炎热到酷热,17日气温28-35℃,中北部及人口密集区最高气温35℃以上;


20日-22日有明显降水,高温缓解;


23日仍有阵雨


近期持续高温易激发强雷雨

小伙伴们要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

带来的不利影响哦

同时也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安全提示


强对流天气重要提醒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防大风应急防御工作,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2.驾驶员通过积水路段应减速慢行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交管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和积水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和交通引导;


3.户外人员应减少或暂停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选择进入抗风能力较强并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内,同时关闭门窗远离危险电源;


4.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上交通等单位应采取限飞、限速或暂时关闭等措施保障人员和交通安全,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规避,加固港口设施;


5.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必要的排涝措施和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准备。


高温天气防暑指南


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中暑。


轻者:头晕 无力 呕吐


重者:痉挛 晕厥 哀竭 休克


极重度中暑可能发展成为热射病


先兆症状:面色苍白、面热潮红、精神或行为异常等


3个特征:高热、无汗液排出、意识模糊或惊厥等


(出现以上症状请高度警惕,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发生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中暑和热射病

减少在热环境气候下劳作或高强度锻炼的时间。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充足睡眠。


若出现体力不支、胸闷气促、头晕眼花,及时终止劳作。


劳作后出现头晕目眩、腹泻、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


一旦中暑怎么办?

一旦有中暑症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休息。


若遇他人中暑,应让其平躺,为其扇风饮用解暑药物,使用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酒精擦身等方式助其散热。


若患者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拨打120送医。


密切关注预警预报

密切关注本地气象台站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风险提示,提前做好生产生活安全防范。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随身准备防暑降温药品。


减少室外高温暴露

减少外出

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缩短户外停留时间。


注意防晒

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


在阴凉处活动

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


减少体力消耗

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关注身体健康

准备防暑降温药品

将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身体不适时服用(以药品说明为准);若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


关注体温变化

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沐浴、冲凉。


关注不适症状

外出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症状严重即刻就医

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谵妄等症状,及时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同时在阴凉处休息,将降温用品放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进行降温。


居家/出行注意事项

严防电器火灾

高温天气,空调、冰箱、冰柜等用电设备大量增加,电气设备线路易超负荷运转,极易引发火灾。请全面检查家中电线线路,及时更换老化失效的部件,以免荷载太大引发火灾。


严防车辆安全隐患

高温天气驾驶汽车、电动车出行前,应检查线路是否老化,轮胎胎压是否过高或鼓包,长途行驶注意休息,让车胎冷却。汽车内请勿放置香水、空气清新剂、打火机等易燃物品,防止因车内温度过高引发火灾。切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严防溺水事故

高温天气游泳避暑人员较多,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监护,防止未成年人单独外出游泳,严禁到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户外作业人员防护建议

从职业特点来看,在高温、高湿、没有通风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人员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如冶金工人、清洁工、交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等。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在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分钟至20分钟喝1杯水(200~300ml);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和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


保持凉爽

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


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

户外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可在高温时段采取轮班制度,尽可能增加作业人员休息时间与频率。


预防职业性中暑

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定期健康体检

严禁患有慢性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瘀痕面积≥20%、癫痛等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来源:中央气象台、广东天气、深圳天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深圳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1.@危化企业,这些作业安全要点要掌握!


2.“夏练三伏”这样练会越练越伤


3.事发凌晨!电池工厂爆炸原因曝光→


4.失联9人全部获救!重要提示→


5.小区电梯故障致业主身亡,调查报告公布!


6.夫妻2人不幸触电身亡!雨天紧急提醒→


7.【安全周历】夏季野外露营如何避险?


8.紧急通知!突出抓好“九个必须”


9.一觉醒来,被洪水“包围”了!汛期旅行安全提示请查收!


10.7人遇难!2层起火,遇难人员均在3层,原因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