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警、洪水预警
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洪水编号、超警、超保
应急响应、转移避险
…………
“七下八上” 防汛关键期到了
这些“高频词”啥意思?
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一起来看!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特指7月16日-8月15日。这是我国主汛期中最关键、洪涝灾害风险最高的时段。
普通人怎么办→
关注气象预警,早清居住环境隐患,果断转移到安全区域。
不可围观洪水和贪恋财物,不得轻信谣言。
暴雨预警
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灾害风险信号,按降雨程度分四级。
普通人怎么办→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低洼处易积水、交通阻塞。关注天气预报,提早安排出行。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城市、农田多处积水,部分道路管制。避免到涉山涉水景区,看见桥下积水要绕行。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易爆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城市内涝严重。暂停户外作业,别去高风险地区。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概率大。如遇险情,及时避险,不贪恋财物,不擅自返回。
洪水预警
根据洪水量级及发展态势设置的灾害预警机制,由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构成。
蓝色预警:河水上涨到江河堤防处于防守戒备状态时的水位(警戒水位),达到小洪水量级。
黄色预警:河水上涨并超过警戒水位,达到中洪水量级。
橙色预警:河水上涨到保证堤防及其附属工程安全挡水的上限水位(保证水位),达到大洪水量级。
红色预警:河水上涨到接近或超过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达到特大洪水量级。
普通人怎么办→
如果被困,保持冷静,转移到高处,立即求援。无通讯条件的,制造烟火或用手电筒等发求救信号。寻找体积大的漂浮物自救。
城市内涝
暴雨导致城市低洼路面及小区、桥梁下穿隧道、深基坑在建工地等极易发生积水。灾害影响面广、灾害链复杂、城市运行危害大。
普通人怎么办→
绕开积水区,远离漩涡(可能没井盖);电车遇积水弃车逃生。
避免蹚水走路(水下可能有电或尖锐物),避免躲桥洞或树下避雨,别硬闯积水。
山洪灾害
山丘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洪水,常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具有突发性极强,有效预警时间短,避嫌转移难度大。
普通人怎么办→
要掌握“三看一听”技巧,一看清澈溪流突然变浑浊,二看溪流水位急速上升,三看溪流水位骤降或断流,一听到轰鸣声或闷雷声,发现以上情况应尽快向沟道两侧高地撤离。
不要顺沟谷逃命,不要开车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平原区洪涝灾害
江河洪水泛滥和当地涝水所造成的灾害,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发生频繁的特点。
普通人怎么办→
做好随时撤离准备,沿指定路线到达避难所;有条件地区可组织当地人员进行巡堤查险。
避免到临水区域活动,切莫贪恋财物错过转移时机,不得擅自返回危险区。
防汛应急响应
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分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
普通人怎么办→
Ⅳ级(蓝):检查家中排水设施,备好沙袋。
Ⅲ级(黄):减少外出,适当囤粮食、蔬菜。
Ⅱ级(橙):危房户及时转移,危险地区从事工作的人员停业、学生停课。
Ⅰ级(红):学校停课、企业停工,居家不外出。
切勿自驾出游或到河边、低洼地逗留;禁止违反政府疏散指令。
转移避险
对危房、低洼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域人员进行强制转移。
普通人怎么办→
接到转移通知后,应迅速撤离,协助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
不可拒绝转移,不得擅自回返。
除此之外
还有这些有关汛期的“高频词”
与你息息相关
↓↓↓
管涌
管涌是堤防工程常见险情之一,又称潜蚀、流土,指水流通过土壤中的孔隙或裂缝,形成类似管道的水流通道。导致土壤颗粒被带走,形成空洞。当空洞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堤坝就会发生坍塌,形成决堤。
溃口
堤坝损坏,决口坍塌。一旦发生溃口,洪水将直接涌出。
洪水编号由江河(湖泊)名称、发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号三部分顺序组成。采用防洪警戒水位(流量)、2~5年一遇洪水量级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作为洪水编号标准。
一次洪水或整个汛期水位或流量过程中的最高点。当洪水的水位或流量从基流开始上涨,到达最高点后又回落到基流时,整个过程形似山峰,瞬时流量或水位的最高点即被称为洪峰。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其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标准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来源: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