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煤气中毒事故成因有哪些?
该如何防范?
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煤气区域、高温液态金属运输作业、有限空间、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等是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和区域。今天,我们来谈谈煤气的安全问题。
【煤气知识】
钢铁行业煤气是指含有氢气、甲烷及一氧化碳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气体,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潜在危险。
●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性质为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量约为23%~30%,低热值煤气,热值为3344kJ/Nm³。爆炸极限30.84~89.49%,密度1.296kg/m³易着火、爆炸、人员中毒。
高炉煤气为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的副产品。产气量目前约160万m³/h。其主要用户为:高炉热风炉、焦炉、锅炉、石灰厂、水泥等。
●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为焦炉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性质为无色有毒,伴有恶臭味,主要成份为H2:50%~60%、CH4:20%~30%、CO:5%-9%,热值为19228 kJ/Nm³ ,爆炸极限为4.72%~37.59%,密度为0.45kg/m³,比空气轻,易着火、中毒、爆炸。
● 混合煤气
为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后,经加压机加压(输出压力24000Pa)由混合煤气管道输送。主要供轧钢、烧结等单位使用。
● 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性质为无色、无味、剧毒气体,主要成分CO,含量约为35%~80%, 热值为7524kJ/Nm³, 爆炸极限18.22%~83.22%,密度1.396kg/m³,易着火、中毒、爆炸。
● 发生炉煤气
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主要成份为CO:30%,H2:8.4%,热值5743kJ/m³,爆炸极限21.5%~67.5%,密度1.1627kg/m³,易着火、中毒、爆炸。
【进入煤气区域连续作业时间的规定有哪些?】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携带煤气报警器,并严格遵守如下规定:
(1)CO浓度≤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2)24ppm<CO浓度≤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
(3)40ppm<CO浓度≤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4)80ppm<CO浓度≤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20分钟;
(5)CO浓度>160ppm时,必须制定可靠的防护措施并配戴煤气防护设施方可进入煤气区域进行作业。
【企业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
造成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违章、作业环境浓度高、设备原因和煤气泄漏,其产生原因概括如下:
1.为防风防寒,一些企业紧闭门窗作业。
2.一些企业处于生产淡季,订单量少,车间未启动通风排风设施,导致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3.临近年底,一些企业突击生产,组织人员加班加点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化学品容器未密闭存放或使用后未及时盖好盖子。
4.一些企业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未结合季节特点及时组织隐患排查整改。
【企业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事故?】
1.企业应定期检修设备、排查隐患,防止煤气炉及管线泄漏。
2.加强设备密闭和作业场所通风,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车间配备相关报警设备。
3.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组织作业,在一氧化碳高浓度区域,要落实监护措施。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需动火作业,则应办理动火作业证,并由专业人员监测一氧化碳含量,确保在安全的范围内作业。
4.企业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普及自救和互救知识。
5.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作业时,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6.有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贫血的人员及年龄较大的人员,不要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岗位上作业。
7.采用煤炉取暖的作业场所值班人员,需警惕一氧化碳聚积引发中毒,夜间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取暖。
8.救援人员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时,应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携带一氧化碳报警器,穿上防护服。
9.发现作业人员中毒后,应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其衣领,使其保持呼吸畅通。有条件的应尽早给予吸氧。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钢铁企业煤气安全隐患 “十查十看”】
煤气的安全管理、煤气设备设施、煤气作业是涉及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的钢铁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钢铁企业应从以下十个方面对煤气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1.查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看煤气作业岗位职责、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有效。
2.查煤气管道隔断装置情况
看眼镜阀、盲板阀、插板阀、与压力连锁的紧急切断阀等隔断装置是否灵活可靠,闸阀和蝶阀后的水封是否有效,是否定期检查水封高度。
3.查煤气排水器情况
看是否按规定定期检查排水器内隔板和内部下降管的锈蚀情况。
4.查放散装置情况
看是否按规定安设放散管,放散管口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查煤气泄漏、压力检测报警情况
看煤气易泄漏且经常有人作业的场所是否按规定设置煤气监测声光报警装置并且状态有效,设置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合适,报警信号是否接入24小时有人值守的操作控制室。
6.查钢铁企业煤气防护站设置情况
看是否配备必要的人员、救援设施及特种作业器具,其他使用煤气的单位是否配备煤气防护人员。
7.查煤气管道定期巡检情况
看煤气管道及附属设施是否完好无损且定期检查,是否定期测定煤气管道壁厚,是否建立防腐档案,煤气巡检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要求定期校验)。
8.查煤气作业审批制度落实情况
看煤气相关检维修作业是否办理作业票,作业前是否确认煤气可靠切断和置换,是否配备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和检测报警仪,涉及有限空间的煤气设施内作业是否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规定,作业现场是否配备监护人员。
9.查煤气从业人员培训情况
看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及防护的作业人员是否经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煤气从业人员是否熟悉煤气作业风险点、煤气检测与监控、呼吸防护装备使用与维护等知识。
10.查应急救援管理情况
看是否制定有针对性的煤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否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是否组织和加强应急演练。
来源:钢铁冶金、工贸安全、炼钢安全、中国安全生产网等综合网络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4.2021《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新《行政处罚法》解读!多个变化与日常执法息息相关
8.大风+降温杀到深圳,这次冷至10°C!这些安全生产要点要注意……
10.@深圳人,发现这些“房中房”行为,立马举报!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