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北京有多人因这件事被拘
到底犯了什么事?
北京通州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针对多业态混合场所及建筑底商类场所小规模装修改造期间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在对怡乐北街底商22号店铺的装修改造现场检查时,消防执法人员发现有人员正在进行明火作业,随即上前对作业人员刘某进行询问。
经了解得知,工作人员刘某表示不清楚是否办理了动火作业相关手续,只是听从了该装修改造场所现场管理人员孙某的指令,自己才动火的。消防执法人员立即要求刘某联系孙某,来作业现场接受询问。孙某表示:“由于时间比较紧,着急赶工,就没来得及向消防部门进行报备,也未办理动火作业证,就先让刘某明火作业了。”因刘某违规动火作业,孙某指使刘某违规动火作业,消防执法人员立即联系属地派出所将二人带离现场。
处罚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二)项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给予刘某行政拘留三日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六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给予孙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北京朝阳
2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亚运村大队在对辖区来广营乡一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时发现,有人员明火作业但没有开具动火证。
经询问得知,赵某某、周某某在使用明火作业前,未向相关单位申请开具动火证,属于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现场管理人员李某某指使赵某某、周某某二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涉事三人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处罚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给予赵某某、周某某行政拘留三日的行政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给予李某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动火作业危险性高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场所
是事故防范的重点环节
↓↓↓
焊接作业潜在危险
01
焊接的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
由于电焊是通过电弧将金属熔化后进行焊接,而在焊接过程中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02
高空掉落和焊渣飞溅
在焊接作业中,炽热的火星到处飞溅。这些小火星温度较高,当飞溅到可燃物上,可能造成火灾;当接触到易爆气体时很可能引起爆炸。
03
引起火灾不易被发现
一般焊割作业点与起火部位不在一个立体层面,火灾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
04
短路引发可燃物起火
电焊机的电源线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拖拽、磨损,容易造成线路损坏,易发生短路引发周围可燃物起火。
违规动火作业
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
事故案例
01
2024年1月24日下午,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导致39人遇难,9人受伤。初步查明事故原因是:失火建筑地下一层进行冷库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
2
2022年11月21日,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42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凯信达公司负责人在一层仓库内违法违规电焊作业,高温焊渣引燃包装纸箱,纸箱内的瓶装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受热爆炸起火。
3
2022年9月28日中午,吉林省长春市宏禹小油饼百姓餐厅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3人受伤。经查,该餐馆违规进行“气改油”改造,未按规定在停业状态下施工 ,且施工作业选择在营业高峰、人流密集时段,电焊人员无焊割作业资格证 ,违章冒险动火作业 ,部分窗户被广告牌匾和防盗窗遮挡,最终酿成惨剧。
4
2021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回风井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被困。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经省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存放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和井口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牢记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
►►►
动火作业安全提示
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
严格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人员分工职责明确,加强对进场施工操作人员的审查,在安全措施上严格把好关。
营业场所严禁焊接作业
正在营业、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砂轮切割、油漆等具有火灾危险的施工、维修作业。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必须使用经国家正式培训考试合格的动火操作人员,并且作业项目要与其取得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中具备的资格相符。
作业前清理可燃物
作业前,应把周围的可燃物移至安全地点,如无法移动可用不燃材料盖封。
作业时配备灭火器
进行现场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
作业结束彻底消除火种
施工作业结束要立即消除火种,彻底清理工作现场,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护,没有问题再离开现场,做到不留死角。
防范动火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要做到“十不准”
↓↓↓
—END—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作者 |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共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设计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