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捕至少12名相关责任人!网友:引以为戒!

2023-02-13 17:59:49 

在此次土耳其大地震中

土耳其城市安塔基亚

一个“最高建筑标准”的豪华楼盘

完全倒塌

并在倒塌中撞毁了另一座建筑

1000余人被埋在废墟下

该豪华楼盘曾被宣传为“一片天堂”

2月10日,土耳其司法机关

在机场拘留了试图离境的

该幢建筑的建筑承包商


土耳其司法部消息,土检察院2月12日签发134份逮捕令,抓捕对震区劣质建筑负有直接责任的承包商和工程师。

据土耳其NTV电视台报道,目前土警方已拘捕至少12名相关责任人。土耳其司法部日前表示,将对地震期间倒塌的建筑物展开调查,追究不合格建筑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土耳其地震中倒塌的房子

地震来了

我们所处的

居住工作、公共场所的房屋建筑

会不会倒塌?

这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网友们是这样说的

↓↓↓

针对建筑抗震能力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印发的《“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对抗震相关要求和目标进行了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三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三十八条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十四五”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主要任务之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强化抗震设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建设单位、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地震部门全链条监管体系。推动提升地震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和重点基础设施设防标准。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服务和指导。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局,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提升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防震抗震能力。推动重大工程建立地震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系统,推广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

增强城市韧性。推动国土地震区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建设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系统和重大风险源健康诊断与风险预警技术系统。推动城市重要建筑、基础设施系统及社区抗震韧性评价及加固改造。建立京津冀地区地震灾害防范联防联控机制。开展京津冀地区大震灾害情景构建,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韧性建设、应急救援准备、大震巨灾应对等提供决策信息。开展精准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服务。推动构建权责清晰、管理有序、规范科学、多元共治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责任体系。


2月12日,一篇题为“国家地震局核心论文显示:土叙地震可能致中国3年内发生7-8级强震”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很广,并引起网民的关注。

地震专家表示,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恐慌,文章的结论没有特别意义。土耳其强震对我国大陆短期发生较强地震无直接影响,全球地震活动水平也相对较低。

网文称土耳其地震向我国预警
专家:不必恐慌

上述网文引用了一篇2014年发表于国家地震研究核心权威期刊《地震》上的论文观点,该论文标题为“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

论文称,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伴随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10%”的意思是,上述结果错误的可能性为10%,正确的可能性为90%。

这篇网络文章称:从该论文的研究结果来讲,等于是这次土耳其地震向我们提前发出了预警,它的发生告诉我们未来3年内中国将有九成的可能性发生7-8级地震,虽然我们不知道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这种预警也是极其珍贵和稀缺的。

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发生了两次震源深度20千米的7.8级地震。据土耳其和叙利亚的政府及救灾机构公布的数据,强震已造成两国超过3.3万人遇难。

针对这篇网络文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恐慌,“过去一百年我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概率是三年两次,所以文章的结论没有特别意义。也就是说不管是土耳其还是世界其它国家发生7级以上地震,我们全国范围内三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都很大。”

土耳其强震对我国大陆短期发生
较强地震无直接影响

土耳其所在的欧亚地震带,也延伸到了中国。那么这次土耳其强震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刘杰介绍,中国在欧亚地震带东部,土耳其在西部,两者之间距离很远。中国地震台网统计了百年来土耳其附近发生的地震与我国大陆发生6.0级以上地震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在三个月内没有直接关联。因此会商意见认为,此次地震对我国大陆短期发生较强地震无直接影响。

地球并未进入“活跃期”
全球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

近期,全球地震频发,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不必恐慌,地球并未进入“活跃期”。

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133次,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上地震1次。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2019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

2020年全球发生了89次6级以上地震,10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2021年全球发生了115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1次8级以上地震。

2022年全球发生了112次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从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

此外,土耳其发生地震后,2月11日广东省河源市的4.3级地震、2月12日北京市房山区的2.8级地震格外受到网友关注。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地震局、广东地震台的权威专家表示,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附近的粤闽赣交界、粤桂琼交界等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地震较活跃,是华南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不过,华南块体在新构造运动期间比较稳定。广东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是能达到6度-8度,因此,理论上,5级左右的地震致灾风险是很低的。

北京市地震局介绍,2月12日的地震为北京地区一次正常的地震活动起伏,北京地区包括原震区近期发生4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不会造成建筑物破坏。

最后应急君提醒您

地震谣言,千万别信!

逃生知识,必须记牢!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新华社 人民日报 中国地震局

声明:素材用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