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期间
宅家开启“慢生活”模式




躺久了,你是不是有点浑身不自在?
玩久了,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无聊?

不如行动起来
趁着居家防疫的日子
给家里来个安全隐患大扫除
清除堆积在阳台和走道上的杂物
更换老旧的电器开关
……

如果你还是懒得动
看看这些家庭安全事故吧
例如
1
2月4日23时51分,温州一民房内煤气爆燃,并引发民房意外坍塌,导致2人死亡,8人受伤。
2
2月5日,安徽一女子围绕全身喷了好几遍酒精后,走进厨房想看看菜烧得怎么样了。还没靠近灶头,“轰”的一声,挥发的酒精突然爆燃,导致脸部、手部等部位烧伤。
3
2月10日凌晨4时47分,北京一高层住户因电动自行车电瓶爆炸引燃周边可燃物导致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
4
2月19日,深圳市福田区发生一起居家住户洗澡触电事故,导致父女两人死亡。
5
宝安区发生一起住宅火灾事故,导致一名独居老人死亡。
……

宅家期间,如何查找家中的安全隐患?罗湖区应急管理局推出《湖哥说安全》安全宣传栏目,栏目 第64期 聚焦居家安全知识,持续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科普相关安全资讯,以增强市民安全知识水平,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我们的家中有哪些安全隐患?
根据事故数据统计
家庭类安全隐患主要包括
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
窗户高空抛物等几大类
为此,罗湖区应急管理局为大家
总结了“三查、三清、四关”
手把手教大家怎么预防居家安全事故

什么是“三查”?
1
查源头:电气线路老化破损、电气设备功率过载、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充电、煤气泄漏、用火不慎、儿童玩火等是导致家庭触电事故和火灾的主要原因。日常居家,大家要对家中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燃气灶具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故障隐患,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查隐患:家中不购买和使用劣质、“三无”电器产品,检查线路是否有破损、老化现象;不卧床吸烟、不乱丢烟头,检查小孩是否够得着打火机等火源;不把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回家放置或充电;使用酒精消毒时,要避开点火源,检查家中的瓶装酒精是否靠近灶台、暖气或阳光直射;把阳台物品放置在安全范围内,检查阳台是否有物品可能掉落砸人;正确开关使用燃气,尽量选用金属波纹管,检查燃气管道是否老化破损或泄漏。
3
查能力:家庭成员要主动学习掌握基本的防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和贪恋财物,按照正确逃生方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尽快避险逃生或等待救援。
什么是“三清”?
1
清楼道:居民小区在采取“封闭管理”“封路”“禁行”等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消防车通行需要,不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要保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畅通,切勿在走道、楼梯拐角、地下室等处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自行车等。
2
清厨房:厨房是家庭用火用电等最多的地方,清理厨房的重点是让油、纸、布等可燃物远离炉灶等火源。同时,要定期对油烟机、燃气灶具进行油渍清理。
3
清阳台:要及时清理家中阳台上的杂物,特别是纸箱、纸皮、塑料等易燃、可燃物。
什么是“四关”?
1
关电源:居民家庭电器设备众多,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长时间不用时要断开电源、拔掉插头。尤其是外出时,一定要关闭家中电源。
2
关火源:厨房明火烧菜煮饭时,要时刻有人看守,离开前关闭火源。在使用各类火源时,要与家具、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暖器上覆盖晾烤衣物,人走记得关闭取暖器。
3
关气源:使用燃气灶具或设备后,及时将气源关闭,不擅自改变燃气管路,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存在老化、龟裂、卡箍是否锈蚀松动等问题,并及时维修更换。
4
关门窗:如果外出,要关闭门窗,以免外来火源飞入家中引起火灾。

疫情防控期间在家
要正确使用酒精消毒液
放置酒精遇火爆燃
此外,公交、地铁停运
“盆友们”使用电动自行车时
千万不要把电动自行车和电池带回家充电

市民“盆友”们
疫情期间居家
来个家庭安全隐患大扫除吧!
来源:罗湖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