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较为平稳,但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典型事故和较大事故有所增多,四方面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事故“反弹”!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接连发生,行业安全管理需加强; 个别央企、国企事故多发,安全责任需压实; 一些地区 养殖业、渔业较大事故较多,属地管理需加强; 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较严峻。
近期发生多起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
行业安全管理需加强
近期短短8天内,新疆乌鲁木齐市(6月29日)、江苏太仓市(7月5日)、北京房山区(7月6日)连续发生3起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
7月5日,江苏太仓一小型飞机坠毁。飞机上有一驾驶员及一女子,2人不幸遇难。
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传统通用航空企业数量、航空器数量及通用机场数量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分别由2019年的478家、2707架、246个增加到2021年的599家、3018架、370个。但与此同时,通用航空事故死亡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发生15起、死亡8人,2020年发生18起、死亡13人,2021年发生16起、死亡18人。
统计数据反映出随着通用航空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逐步加快,企业安全管理和行业安全监管并未及时跟上,通用航空事故呈现出点多面广易发频发态势;一些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缺乏,对飞行、机务等关键岗位专业人员资质和能力把关不严,飞行前准备不足,部分企业缺少专门针对飞行员的作业训练、应急处置训练,导致遭遇险情时应急不当。
此外,伴随暑运到来以及民航业持续复工复产,民航客运市场加速回暖,航空公司开始大规模投放运力,需要加强风险防控,防微杜渐。
通用航空是公共客货运输之外的航空活动,主要用于农林喷洒、测绘勘察、气象服务、体育运动、游览观光等业务,一般都是直升机、轻型固定翼飞机、三角翼滑翔机等小型飞机及热气球。现在许多通用航空公司与景区开展合作,承揽的低空观光项目越来越多。
个别央企、国企事故多发
安全责任需压实
7月4日,天津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一燃气调压站检修时发生燃气泄漏,引发火灾。此前,6月13日,四川省攀枝花华润燃气公司对2.5万立方米煤气柜进行修补施工时,也曾引发火灾。两起事故均发生在燃气设施检维修环节。
另外,今年以来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置地、华润建筑、华润雪花啤酒总部基地等项目工地还发生多起建筑施工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或重伤。其中,华润置地在上海、武汉开发的两处项目工地均发生火灾,且均为堆放建筑垃圾起火。早在2018年济南市开展扬尘治理督查行动时,华润置地一项目就因施工现场存在建筑垃圾未清运且未覆盖、物料堆放杂乱等问题被济南市建设部门现场约谈并要求限期整改,但今年又发生了建筑垃圾起火事故。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别央企、国企对下属公司安全管理存在宽松软、安全责任没有层层压紧压实、放任一些安全隐患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
养殖业、渔业较大事故较多
属地管理需加强
7月4日,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新宏村和平组浏阳市正明养殖场清理化粪池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3人死亡;7月7日,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黄岗镇渡口王庄村的湖西生态工程(山东)有限公司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7月7日,海南省临高县一艘“三无”船舶从新盈中心渔港出发,驶往对开水域生产,出海时船上共有3人,8日1时船舶失联。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农林牧渔业已发生较大事故16起、死亡62人,同比增加10起、41人。
一方面,养殖业中毒窒息事故多发。今年以来养殖业发生较大事故5起,主要发生在清理化粪池、建沼气池等环节,均存在防护及施救不当等问题。随着疫情好转、消费复苏,猪价上涨,农村地区养殖业发展迎来利好,养殖场所及畜禽粪污处理场所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7月2日凌晨3时50分,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在附近海域防台锚地避3号台风“暹芭”时,锚链断裂、走锚遇险,27人落水失联。
另一方面,渔业船舶事故多发。尤其是近期海南发生的这起“三无”船舶私自出海失联事故,暴露出部分地区休渔期对渔港及船舶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汛期海上气象条件复杂、海况恶劣更加剧了出海船舶安全风险。
部分地区
安全生产形势较严峻
今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但仍有部分地区较大以上事故出现“反弹”,突出表现为生产经营主体带病运行、安全措施不落实问题依然严重。
一方面,部分地区较大以上事故“反弹”,西部一些地区尤为集中。今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湖南、贵州、辽宁等3个省份,去年均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同时,湖南、辽宁、甘肃、重庆、新疆、西藏、青海等7个省份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上升”,其中多为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6月就发生5起较大事故,主要涉及道路运输、建筑施工、化工等行业领域,风险较突出。
另一方面,一些中西部地区化工事故多发,产业转移项目带病运行问题依然突出。今年以来,化工事故主要集中在山西、甘肃、新疆、江西、宁夏、山东、安徽等省份。其中,6起化工较大事故全部发生在中西部地区,分别涉及山西、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
这些事故反映出中西部有关地区在承接化工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准入把关不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低、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素质不达标、日常监管不严格、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风险隐患较突出。
警语提示
切实把责任措施压紧压实压到位
责任上肩,措施落地,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7月1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特别是今年以来较大以上事故“反弹”的几个地区,更要压实压紧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滚动分析研判本地区事故规律特点和重大风险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和打非治违力度,切实把责任措施压紧压实压到位,及时遏制事故反弹势头。
中西部有关地区要加快完善化工项目准入制度,严把增量准入门槛、强化源头安全管控;落实落细化工产业转移专项整治措施,通过安全诊断评估,坚决淘汰退出落后产能。要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技术服务、专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强化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监管,有效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风险转移。
有关部门要针对近期通用航空事故多发的不良势头,加强通用航空安全防范工作,压紧压实通用航空企业安全责任,切实加强通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
养殖大省、沿海各省等重点省份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加强涉农涉渔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反海洋伏季休渔的违法行为。
央企、国企要吸取同类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子公司和各项目工地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行为,防止因投标挂靠、出卖资质、一证多用等问题引发事故。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