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消防救援人员在搜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四川彭州龙槽沟“8·13”突发山洪灾害致7人死亡、8人轻伤
记者14日从成都彭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8·13”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截至14日13时,经消防、公安等救援力量全力搜救后,无新增失联、伤亡人员;在院治疗轻伤1人,目前伤情稳定。
据了解,自8月14日零时起,龙门山镇共出动260余人对事发地周边农家乐、住户进行人员排查。当日早上6时起,彭州市再次集结15支救援队伍308人,以及民兵80人、特警50人,携带无人救生艇、潜水装置、生命探测仪、卫星定位系统等专业救援设备,对龙槽沟至湔江河道丹景山河段开展三轮拉网式搜索,将搜救范围扩大至事发地点沿河下游约30公里。
截至目前,搜救排查工作已接近尾声。遇难者家属善后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消防救援人员在河道搜救。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消防救援人员整队进入上游搜救。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网传视频显示,事发时,河道两边立着多顶帐篷,不少游客在水中嬉戏。河水很浅,水中遍布石头。
据了解,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是许多成都市民的郊游目的地。事发地龙漕沟距离成都市区不到两小时车程,更是被网友称为“避暑好去处”、“鲜为人知的耍水秘境”。
然而,彭州亦属于山洪灾害多发地区。在省市发布的山洪灾害预警中,彭州常常位列其中。龙漕沟更是暗藏险情。彭州市龙门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张宣传海报中提示:“山洪爆发时,龙漕沟作为一条连通后山的沟渠,承担了泄洪的任务,这时的她来势汹汹、气势磅礴,危险系数陡增。”
一位游客告诉记者,龙漕沟沿途岸边有防护网,也有警示标识,但遇到防护网破损处,游客就会穿过防护网下河玩耍。
8月13日晚,四川省防办印发《关于深刻汲取教训扎实做好局地短时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紧急排查辖区内易发多发险情的涉水景区以及滩涂、峡谷等野外风景区域,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动态巡护,落实专人在重要点位盯守巡查,做好警示提示,极端天气情况下严禁任何户外探险、涉水活动,及时劝阻山间溪谷、浅滩水域内野游、露营等行为,坚决确保人员安全。
《通知》指出,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正处防汛关键期,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在防范高温干旱的同时,必须高度警惕局地短时强降雨可能造成的灾害风险,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科学精准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工作。要认真落实防汛减灾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隐患排查、避险转移、应急救援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要及时整改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健全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及时共享雨情、水情和洪水调度等信息,上游地区要主动通报下游地区来水情况,及时提醒防灾避险。针对当前极端天气突发、短时、局地等特点,要建立点对点通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高效传递信息,有效组织避险减灾。要进一步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根据雨情汛情监测预报,把预警和转移群众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一线,做到及时叫应、及时处置、及时转移。
//在这次山洪灾害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一是山洪等自然灾害面前,生命如此脆弱,要敬畏大自然;
二是前往郊外露营或游玩时,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注意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信息;
三是前往郊外在山区游玩时,必须关注当地的警示牌和安全提示,不能视而不见;
四是在山区或郊外游玩时,听从工作人员提醒和指挥,遇到险情保持冷静,正确避险和撤离,千万不可有所犹豫或逗留;
五是要加强重点地区灾害风险提醒提示,加大防汛避险知识宣传力度;
六是消夏避暑游客和户外探险者,一定要理性出游,学习避险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面对山洪,如何防范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