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这名秋季“刺客”,一定要注意!

2022-09-26 09:48:40 

静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每一次都让人措手不及!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

易燃易爆环境中

特别要注意防静电!

以下事故也因“静电”而起
↓↓

NO.1 乙基氯化物车间爆炸事故

2021年10月5日下午3时,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金润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基氯化物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当地23辆消防车近百名指战员赶往现场实施救援。初步调查为车间物料泄漏,由静电引发事故

据了,火灾现场发生了多次爆炸,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救援人员成功保护了事故现场附近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NO.2 海绵包静电起火事故

2020年4月2日上午,江苏宿迁宿迁艾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7万元

经调查,该起火灾为工人加工的海绵包静电起火工人在制作海绵包过程中,因摩擦、喷胶等导致海绵包上的静电不断累积,放置海绵包过程中弹簧扰动时与海绵产生间隙形成刷形放电,引燃海绵包内聚集的胶粘剂挥发的可燃气体,继而引燃海绵包及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NO.3 加气站货车轰燃事故

2019年11月23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一加气站,一厢式货车发生液体泄漏,遇静电发生轰燃,火焰顺势向四周扩散,将加气员以及周围车辆瞬间吞噬。现场安全员迅速进行灭火,3分钟后,大火成功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NO.4 汽车轮胎店火灾事故

2019年8月9日12时34分许,深圳布吉罗岗社区一汽车轮胎店突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2个大人、2个小孩)。

经调查,员工维修汽车过程中,将拆卸油箱内的汽油倒入塑料桶,移动塑料桶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汽油蒸气爆炸并蔓延成灾。

NO.5 珍珠棉静电火灾事故

2019年1月22日,广东某工业园内,两名员工把生产车间内的珍珠棉成品搬到货车车厢里。一员工从珍珠棉上跳下来,踩到车厢地板金属时,脚下因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火灾导致一人脸部受轻伤

专家指出:

我国在静电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化工企业防静电设计和设备设施先天不足,人员对静电安全防范的警惕性不强。

“其实,静电是无处不在的,气体、液体、固体之间的摩擦都能产生静电,是很危险的,它放电的能量可能相当于一个打火机。”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静电的发生机制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由于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产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从而形成静电。


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我们的鞋子大多是绝缘的橡胶底,身体累积的电荷不可能通过鞋导给大地,于是身体的电荷逐渐累积,也就产生了静电。

静电现象在秋、冬季比在夏天更为常见,这与不同湿度下空气的导电能力有关。

相对湿润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微小液滴,可以转移身体的一部分电荷,而秋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外温差更大,大的温差会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因此摩擦带来的电荷很容易积累起来


静电产生的四种情况



化工行业中,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 物料流动产生静电积聚。化工企 业使用的甲苯、异丙醚、乙酸乙酯、甲醇、酒精等多种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在槽车卸入贮罐→贮罐装入中转桶→中转桶输入反应釜→反应釜放到离心机或分层中转桶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没有静电导去功能的塑料管或静电导去不畅的金属管,而且物料的流速过大,就会产生静电,随着物料流过时间的延长,静电产生积聚。

二是 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产生静电。如 果设备的导电性能不佳,各车间反应釜、离心机内的物料,在长时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积聚静电。

三是物料在快速运输过程中,如果运 输设备没有可靠接地,由于剧烈晃动,也易产生静电积聚

四是人们穿在身上的化纤、毛料服装 在穿、脱或肢体晃动过程中易摩擦产生静电,化纤、毛料毛巾或布片在擦拭设备阀门、管道过程中也可产生静电


静电有哪些危害?



01

对人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环境干燥、摩擦、穿戴化纤衣物等原因,经常导致身体产生静电,在与金属接触时,就会有疼痛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有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静电的辐射下时,人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躁、胸闷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02

对工业:静电对化工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比如,它能够使蛇南广场中的粉体连续下降,阻碍管道、筛孔通顺,致使输送不畅发生系统憋压,超压可以使得设备损坏。

如果人体带静电行走在生产区域,就成为了一个流动性大、藏匿性强、难掌握的危险引燃源。人体、设备等的静电放电能量达到数十毫焦耳时,极易引燃可燃苯、氢气和可燃微粒,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大部分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所含媒质存在易燃易爆的特征。根据资料显示,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大概80%~90%的物质具备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化工企业更容易发生静电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

由此可见,静电作为能够提供火花的一种点火源,且其隐蔽性、潜在性、随机性和复杂性为化工企业火灾或爆炸危害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化工企业应该如何
避免静电产生生产安全事故呢?

化工行业静电安全措施




01 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是从工艺流程、设备构造、材料选择及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电流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主要措施有:限制物料输送速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适当安排物料投入顺序;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02 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就是静电接地法。严格控制静电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主要措施有: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把设备上各部分经过接地地极与大地连接。


03 静电中和法



静电中和法主要是将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正负离子成对)。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04 人体防静电措施



在需要考虑人体静电危害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来进行人体接地。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的静电。


在坐着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在防静电的场所人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


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装,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服、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毛料衣物。工作中应尽量不进行可使人带电的活动。合理使用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工作时应有条不紊,避免急性动作在防静电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不准使用化纤、毛料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品及地面。

来源:广东安全生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