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地铁客服26日回应称,2月25日,发现有乘客在11号线车厢内涂鸦后,由于车厢内味道刺鼻,运营方对该列列车进行了清客,列车回库清理。此事已移交地铁公安处理。
2019年4月22日,两名男子在上海地铁17号线一节列车内涂鸦并拿出手机拍摄,此举致车辆被迫返回车库,8名员工花费近10小时才将车厢清理干净。
当事人大学生陈某和工作仅半年的冯某被处50元罚款和7000元清理涂鸦成本费。因两人经济拮据,地铁运营方便提出两人各完成40小时志愿服务代替经济赔偿的方案。
两人在简单接受培训后穿上志愿者马甲进行服务。运营方表示,这在全国地铁内属首创,对当事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搭乘地铁时,有些物品是不能携带的,大家要特别留意了:1. 酒精及酒精喷雾不能携带(少量包装好的酒精湿巾、棉球可以携带)。
2. 长宽高之和超过1.6米或重量超过30公斤的物品不能携带。6. 未包装完好的或重量超过3kg的白酒不能携带。
特别提醒:包装上带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标志和提示信息的日常用品,如花露水、防晒霜、香水、洗甲水、发胶、摩丝等,都不能带进地铁。


在乘坐地铁时,如遇紧急情况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地铁列车的部分安全防护措施。
地铁列车的每节车厢均安装了乘客紧急报警器对讲装置,当乘客遇到突发状况,如乘客突发疾病、打架斗殴等,应迅速找到位于车门左侧立柱上的紧急呼叫按钮,然后打开盖板,按下按钮,待司机接通后,乘客对着话筒说明情况,就能够得到司机的及时回复。
若乘坐地铁时发现车厢起火、有异味、烟雾等紧急情况时,一定不要慌乱,及时用手机拨打119报警,并按压车厢内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启动报警。地铁每节车厢两端的座椅下面都有灭火设备,如火势较小,乘客可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尝试灭火。如火势蔓延迅速,应及时转移至相对安全的车厢,司机也会及时通知前方车站做好消防准备及乘客疏散工作,全力保护乘客们的人身安全。
当发生爆炸、火灾、毒气攻击等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等紧急情况时使用。待列车停稳后,先打开紧急解锁装置玻璃盖板,再将红色手柄旋转至“解锁”位置,最后手动打开车门。司机会及时向乘客广播告知疏散方向并组织前往最近的车站。
以上应急设备只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乘坐地铁时注意熟悉环境,留心地铁车厢中的这些安全应急设备,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帮助逃生。
来源:广东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