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安全职责是什么?
这样一个问题
有多少人答不上来?
动火作业
由于危险因素多、风险等级高
需设监火人、动火审批人等
但部分企业存在
动火制度形同虚设
安全管理混乱等问题
因违规动火造成多方受罚的案例
更是比比皆是
下面这则案例
因一张违规作业票,5人被拘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起来看看
2020年8月,国务院安委办第一检查组在天津某石油储运公司检查时,仅从动火作业证上就发现了以下8个问题。
1. 动火作业票的内容缺少“动火部位和动火内容”一栏,严重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的要求。
2. 完工验收时间是8:20,动火开始时间却是8:30。
3. 动火气体分析时间记录为8:40,而该项分析本应该在票证审批之前。时间记录存在诸多前后矛盾和逻辑错误。
4. 作业级别被标记为“一级”,但票证上记录的动火时间为8:30-17:10,超过一级以上动火作业票证的最长有效期为8小时;且当日是周六,作业级别应提级为“特级”。
5. 安全教育人处空缺,极有可能未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6. 涉及的其他危险作业栏处被标记为“无”,事实上检查组发现,现场还同时存在用电作业和登高作业。
7. 危害辨识仅识别了“着火和灼伤”,现场还存在触电、高处坠落等危害。
8. 作业票仅有一联,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一式三联”要求。
检查人员要求监火人
和企业负责人说明情况
令人意外的是
现场工人给出这样的回答
“监火人刚刚有事离开了”
“今日检修,值班的企业领导不在厂区”
……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令该公司停产停业整顿,吊销相关许可证件,予以罚款,并对该公司总经理、负责人、监火人、动火人等5名相关责任人员依法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违规动火的代价是惨痛的
切勿以身试法
动火作业相关责任人
必须履行这些职责
▼▼▼
1. 动火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取得本岗位作业证,如电焊工等特种作业操作证等。
2. 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各类动火。
3. 动火作业人员应通过班前安全教育或安全技术交底,了解作业场所的主要危害,以及安全防护和应急疏散等措施。
4. 在开始作业前,应认真配合作业负责人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5.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面罩、耳塞、手套等。
6. 作业结束后,应协助监火人员检查余火,并清理现场。

1. 监火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具备作业监护的能力,并熟悉应急预案,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2. 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救护器具,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
3. 监火人了解动火区域或部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
4. 监火人在接到作业证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
5. 监火人应实时检查动火现场的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动火,并采取措施。
6. 监火人应佩戴明显标志,并配备专用安全检测仪器。
7. 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应由专人替代监护。
8.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检查现场,确保无火种后方可离开。
9. 当监火人发现动火部位与作业证不相符合或动火安全措施未落实时,有权制止动火。

1.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2. 审查《动火作业工作票》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3. 在动火作业中,如出现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1. 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1. 对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2. 检查、确认《动火作业工作票》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善的,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3. 在动火作业中,如出现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的每一道程序
都是一项安全保障措施
对此不能麻痹大意、流于形式
主动履责多,被动追责就少
动火作业相关责任人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
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END-
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腾讯新闻、学习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