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接诊了三位急性肾衰竭患者
据了解这三位是一家三口
因误食毒蘑菇住进ICU抢救
经患者辨认
他们所食用的是一种名叫
“欧氏鹅膏”的菌类
是名副其实的“肾脏杀手”
(视频来源:民生频道)

汛期雨水增多
野生蘑菇又获得了茁壮成长的环境
但野外的蘑菇种类繁多
一不小心就可能采到毒蘑菇
误食后严重可丧命!
医生提醒大家
不要在野外随意采摘野蘑菇
2023年7月,浙江桐乡市民王先生一家在进食了一锅蘑菇汤后,家里人先后出现了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随后被救护车送进了桐乡市中医医院进行救治。医生诊断王先生大女儿有轻微的肝损伤,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主要是因为她不仅吃了蘑菇,还喝了很多汤。
2023年7月,福建南平一男子去湛庐山游玩,看见有野蘑菇就采了几个回家煮食,吃完后就感觉头晕,急忙去医院就诊。据医生介绍,该患者因为误食了一种疑似叫大青褶伞的毒蘑菇,产生了头晕、幻觉,甚至肝肾功能受损的症状。
2022年6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病区,市民蔡先生一家四口因为吃了野生蘑菇先后中毒住院。蔡先生说,自己和朋友一起采了山上的野生蘑菇,烹制入口后,他就被这个鲜美的味道吸引住,因此两天后又约上山采蘑菇。
▲蔡先生第一次采摘的野生蘑菇
当晚,蔡先生烧制了野生蘑菇食用,一家四口同时中毒。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照片,最终明确其中颜色较为鲜艳的为土红鹅膏(神经精神型),正是这个毒菌“放倒”了一大家子,立即采取催吐、补液、护胃等加快毒素的对症治疗。
当前由正值多雨水季节,适合蘑菇生长,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形态相似,辨别困难。蘑菇又称蕈,是一类大型真菌,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约5000~8000种,其中毒蘑菇200多种。我国已知可食蘑菇360多种,毒蘑菇有100余种,其中常见中毒报道的就有20余种。
这些蘑菇千万不能吃

对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也可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恢复较快,一般不引起死亡。
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四小时,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很少死亡。
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
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由于肉眼难以鉴别毒蘑菇,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为确保食品安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时,有条件的可加盖毛毯保温。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注意: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便有需要时交给医生查明中毒原因。
最后要再次提醒大家:
去踏青爬山等活动时
千万不要采摘野蘑菇哦!
外出或进入山林时
也应时刻注意周围环境
并随时与家人保持联系
务必注意安全
需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不要冒险选择不熟悉的线路
要做好充足准备带齐装备
保证通讯畅通
若发生意外
及时报警求助
深圳应急提醒您: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能,加强安全防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审:曾瑜梅
二审:蒋华
三审:汤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