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深圳市邮政管理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夜发布重要通知
深圳市民收到国际快递快件
需3天内做一次核酸检测
▽
近日
深圳首次发现“奥密克戎”病例
不排除经境外邮件物品感染可能
深圳最新提醒:
收到国际快递快件
需3天内做一次核酸检测
1月20日23时,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深圳市入境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提醒国际邮件快件收件人员,要及时进行核酸检测。近期收到国际快递快件的深圳市民,请在3天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此外
深圳市入境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提醒市民
收取快递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市民购买境外商品,要加强预防措施。
二、接收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
三、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四、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五、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更换口罩,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其实在此前
已经有网友反馈过
在网购时收取海外直邮快递后
发现健康码变成了“黄码”
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市民反馈:
收取境外快递健康码变黄
按要求做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据深圳市民陈先生,他经营国际采购贸易,经常从国外采购物品,近期收到境外快递后,健康码由“绿码”变成了“黄码”。陈先生称,自己并未经过疫情高风险地区,不知道为何健康码会变黄。
“我经常采购海外商品,合同和样品都从海外直邮,有天网格员打电话给我,称有国际快递收货记录的,需要去做核酸检测,在检测途中我就发现我的健康码变成了黄色。”
陈先生表示,经过询问社区网格员得知,收取境外快递后健康码变黄,“在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没问题后,健康码又重新变成绿色了。”
与此同时,购买了进口商品的黄女士在收取海外直邮快递后,健康码也变成了“黄码”,并随即按防疫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海外直邮快递到货后,自己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并收到短信和电话告知按要求做核酸检测便可转绿码。”
经过消杀的快递
为什么还会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国外疫情高发
收到国际邮件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
怎样喷洒消毒剂最有效?
快递小哥又该如何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教你这么做!
经过消杀的快递
为什么还会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环境中活病毒的分离培养是很难的,检测阳性一般是指核酸检测阳性。此时病毒有可能是活的也有可能是死的。
消毒剂对新冠病毒总体上是有效的,但是我们通过消毒,并不能够完全消除病毒核酸。因为消毒剂通常不针对核酸,病毒死了但是核酸还在,所以经过消杀的快递,有时也会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接收国际快递
应该注意什么?
专家提示:尽量少用国际快递,没必要或者不是急需的时候不用国际快递。
目前境外新冠疫情高发,国内处于动态清零的态势,国内外疫情形式有很大区别。
从国外进入到国内的物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接触到病毒的人就可能被感染。
这就要求快递公司在进行分捡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当消毒,确保外包装表面不被活的病毒污染。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接触快递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消毒和防护措施来确保安全。
常态化疫情下
接收国际快递该怎样安全收取?
第一、静置暂缓打开包装,防疫的安全性会增加。
第二、尽量避免人跟人的直接接触,建议把货品放到快递柜。
第三、拿快递的时候戴上口罩,最好戴上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应该在处理完之后,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
第四、拿到快递后,可以用消毒剂对快递表面进行喷雾或者擦试,全方位做一个消毒。消毒剂的剂量要用对,每一面都要完全湿润,能够看到表面有薄薄一层水雾,消毒才是到位的。随便喷洒几下的消毒是没效的。
关于消毒剂的选择:除了洗必泰类消毒剂,可以说所有的消毒剂都是有效的,不用刻意挑选一个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第五、假设包装袋里还有一层物品,也可以再把它做一个消毒处理,步骤如上。
第六、接触完物品以后,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或者用流动水按六步法洗手。
最后,已经喷了消毒剂的外包装,可以按普通垃圾进行处置。如果确定是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外包装,需要按照医疗废物来进行处理。
快递小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整个接触物品全程需配戴口罩。
● 最好戴手套处理物品,注意手卫生。
● 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快递小哥接触货品的机会多,所以要加强健康监测,时刻注意自己身体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相关工作,尽快诊断治疗。
专家提醒:对于从国外快递来的物品,除了要关注外包装,也需关注货品本身的污染问题,如果购买的物品属于手工生产,被污染的风险可能要高一些。
收取国内快递仍需做好表面的消毒,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万无一失。
看了这么多
疫情期间
到底怎么才能安全收包裹?
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一图读懂
快来看看吧
▼
来源:央视新闻、深圳卫健委、国家应急广播、深圳大件事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6.@深圳企业重点人员,新《安全生产法》线上+线下学习已开始,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