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家长太难了
支原体肺炎刚消停
流感、诺如、新冠又组团来了
雪上加霜的是
合胞病毒也加入了“混战”
前两天还冲上了热搜

“又发热了”
“这次是咳嗽厉害”
“跟拉风箱一样,又有点像哮喘”
……
看着难受的孩子
家长们心急如焚



来势汹汹的合胞病毒,
是新出的病毒吗?
得了这病,
到底要不要紧?
▽
01
呼吸道合胞病毒,
是新出的病毒吗?
不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能引发肺炎的病毒之一,也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

▲呼吸道合胞病毒(图源:腾讯医典)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在我国北方,暴发高峰期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在南方,流行高峰是雨季。
今年夏季,就出现过一次反季节流行。

▲图源:头条新闻、听中国新浪微博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合胞病毒进入好发季节。
在北京,肺炎支原体已不是儿科就诊首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合胞病毒上升到第三位。

▲图源:看看新闻KNEWS微博视频号
在其他地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也有所增加。
其中,不少也是因为RSV在“搞事”。
02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啥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两个特点:
杀伤力强
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之前都感染过RSV。
它还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传染力强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性,约是流感的2.5倍。
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患者面对面打个喷嚏,跟你握个手,你就有可能被传染!
03
哪些症状
可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RSV后,不一定马上发病。
可能会有4~6天的潜伏期,之后才会出现症状。
早期,孩子会出现轻微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有些还伴有发热,通常为中低热(少数有高热,最高可超过40℃),一般吃点退烧药,就退烧了。
之后,有些患儿会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宝宝可能出现喘憋或发作性喘憋、呼吸急促。严重者还会烦躁不安,甚至还可能伴有脱水、酸中毒、呼吸衰竭等。
04
孩子“中招”,有特效药吗?
没有。
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治疗的抗病毒药物。
不过,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病程,大多1~2周自愈,少数持续1个月左右。而且,大多数患儿都是轻症。
对于“中招”的孩子,主要是支持性治疗。
一般来说,家长只需要注意隔离,同时保持孩子足够的液体量,观察孩子的吃奶量、尿量、精神状况、口唇是否干燥等。
如果没有异常,轻症患儿可以在家观察。
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患儿能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
05
哪些情况,要马上看医生?
有这些症状的,要马上去医院:
喂养量小于平时的一半,甚至拒食;
烦躁不安、易激惹、嗜睡;
呼吸频率增快(婴儿>60次/分,孩子胸廓一起一伏算1次呼吸);
小鼻子随着呼吸瘪下去(鼻翼煽动);
呼吸费力,胸部的肋骨间隙都随着呼吸凹陷。
还有些高危因素患儿,即使病情不严重也要重点观察:
既往有早产(孕周<37周);
低出生体重(<2.5kg);
年龄小于12周龄;
有慢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先天性气道畸形及喉软骨软化;
先心病;
运动发育迟滞;
免疫功缺陷;
先天畸形。
06
得过这病,以后不会感染了吧?
难说。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血清型,分为A和B两种亚型,每个亚型还分为不同毒株。
孩子“中招”后,治好了也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有的人,甚至在同一个流行季,还会反复感染。
不过,再次感染的话,通常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气管炎,相对初次感染症状较轻。
来源: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卫健委
编辑:龙岗区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