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深圳海滩!有剧毒,看到立即远离!

2024-04-08 16:40:34 

深圳本周官宣入夏

大家去海边玩水的心

是不是蠢蠢欲动了?

不少动物、昆虫表示:俺也一样


前几日

就有游客在大梅沙海滨公园

发现了一个“大家伙”

巨型水母惊现深圳大梅沙


3月31日

在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游玩的

卢女士发现一只巨型水母

据她猜测

水母是死后被海水冲上岸的

由于水母体型巨大

工作人员把它分成两截

才成功打捞上来


据业内人士介绍,水母是群聚性生物,每年春夏之际正是水母的繁殖季节。当近海温度上升,再加上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很适宜水母的繁衍生长,就有可能会出现水母聚集的情况。


春夏交替之际利于水母繁殖。(图源:汕头广播电视台)  


广东人的DNA先不要动

水母虽然美味美丽

但可能有毒


此前

深圳已有不少

到海边游玩的市民

看到水母或被水母“误伤”的案例


01

深圳大鹏西涌海滩

出现“隐形杀手”——僧帽水母


2023年3月,深圳大鹏西涌海滩曾出现过僧帽水母。这种水母的毒素属于神经毒素的范畴,其毒性不亚于眼镜蛇,严重时可致命



资料显示,僧帽水母是腔肠动物的一种,它属于水螅虫纲,呈蓝青色,浮囊两头尖,底平,形如僧侣的帽子,因而名叫“ 僧帽水母”。


它的浮囊上有发光的膜冠,能自行调节方向,借风像帆船似的在水面漂行。


僧帽水母用来蜇人的“凶器”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触须,如果不小心被它蜇到,会感到剧痛,被其“刺”过的皮肤会出现带状红色伤痕,像被鞭子狠狠抽过一样,这种鞭痕会持续2至3日才消散。



僧帽水母的毒素还会渗入淋巴结,引发过敏反应,造成发热、呼吸困难、休克等现象,甚至干扰心肺功能,严重时会致命。


更糟糕的是,僧帽水母的触须平均长度达10米,当游泳者看到僧帽水母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躲避机会。


02

深圳7岁娃遭水母“突袭”

经历两次植皮保腿


据深圳卫健委消息,此前,深圳7岁的男孩豆豆跟着父亲杨先生来到大梅沙海滨游玩。突然,正在玩耍的豆豆大哭了起来。


起初,杨先生还以为孩子踩到玻璃金属一类的东西,便快速将他抱了起来,之后不经意回头瞟了一眼,竟发现海面上漂着的白色异物,似乎是水母。


由于豆豆被蜇伤后,双腿出现了大面积红肿,杨先生赶紧带他去往医院治疗。



医生检查发现,豆豆腿部伤势比较严重,部分皮肤已经溃烂到可以看到脂肪组织,于是对豆豆的伤口进行了清创处理,还先后进行了两次植皮手术


据统计

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

有的水母刺丝

可分泌类眼镜蛇毒

把人蜇伤后迅速取人性命

对人类危害极大


面临被海洋动物蜇伤

又无法立刻接受专业治疗的

紧急情况时

掌握一些急救方法非常重要

记得收藏

关键时候能救命


不幸“中招”如何急救?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种水母的毒素可以致命或有致命的危险。所以,被水母蜇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自乱阵脚:


1. 借助工具去除水母触手


戴上手套,或用镊子(没有镊子的话,筷子或别的能夹的东西也行)移除水母触手。之后用小刀或剃须刀、信用卡等,刮除残留在皮肤上的刺丝囊。


2. 海水冲洗伤口


用海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再使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以及醋(5%乙酸)冲洗蜇伤部位,从而去除残留触手和刺丝囊,阻止毒素进一步释放,减轻毒液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和疼痛。


千万不可以揉捏受伤部位,否则会刺激已在皮肤里的刺丝囊,释放更多毒液。


3. 泡个热水澡


用40~45℃热水浸泡或淋浴,持续约20分钟,缓解局部疼痛及损伤。


要提醒的是,为了避免烫伤,如果没有温度计,可以用未受伤的手或脚测水温;儿童蜇伤后,成人应为其测水温。


特别提醒️

出现下列症状需立即就诊


  • 蜇伤处皮肤红肿明显,烧灼样刺痛,溃烂;

  • 全身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痛等;

  • 可能致命征象(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症状、喉头肿胀、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休克,甚至心脏骤停。

除了水母外

这些海边“隐形杀手”

也要千万注意

都给我退退退



近期正是深圳强对流高发期

宝子们尽量不要在暴雨后

下海游泳啦

万一不幸“中招”

记得用正确的方法急救

必要时请及时就医


来源 | 广东卫生在线、深圳卫健委、南方+

编辑 | 龙岗区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