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高发,牢记这些要点→

2025-07-28 16:34:56 

天气炎热

不少人选择

游泳纳凉

然而,多起溺水事故的发生

为我们敲响警钟

↓↓↓


5月18日,重庆开州区临江镇三星村一位父亲带着一双儿女到河边钓鱼,不幸全部溺水身亡


据当地村民称,意外发生在18日下午1时许,女儿意外落水,父亲和儿子试图营救落水的女儿,但均被急流卷走。据了解,这段河流平日里水流平缓,但事发当日当地刚下过一场雨,河水水位有所上涨。


图源:极目新闻


炎炎夏日

涉水活动增多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遭遇溺水怎样科学自救与他救?

家长和孩子都要了解!


野外水域4隐患


水况复杂


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涡、水草等,易发生意外。


水质不稳


野外水域的水未经消毒,水质差、细菌多,与皮肤黏膜或伤口接触,易导致病毒、寄生虫入侵。


水温不定


水面与水下温差大,肌肉受冷水刺激易抽筋,进而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


人员稀少


野外水域通常人员稀少,一旦发生意外,难以及时求救或被救,隐患极大。


鉴别溺水6要点


很多人以为人在溺水时会大声呼救,实际上真正的溺水过程是快速而无声的。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无法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后沉下去。


4. 眼神呆滞或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眼神涣散,呼叫无反应。


溺水自救4步法


屏住呼吸,双手在前

头向后仰,用嘴呼吸

双手贴近水面,伸到头顶上方

下颌上仰,膝关节微屈


此外,注意周围是否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有助于漂浮,等待救援。


溺水施救4字诀


“叫”: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打”: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条件,救援者应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水上活动游玩

务必警惕 加强防范

涉水安全莫大意

牢记防溺水“六不四知”


未成年人要做到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到禁止游泳的水域游泳

  4.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的陪伴下游泳

  5. 不盲目下水施救

  6. 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广东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1.6名大学生溺亡,中金黄金致歉,这个细节必须警惕!


2.“人蚊”简史:嗡嗡声中的“人类头号杀手”


3.“七下八上”防汛高频词,普通人看到该怎么办?


4.“小型”施工,安全不能“散装”!


5.“韦帕”停编!第7号台风即将生成!深圳天气→


6.压力容器突然撕裂,致1死3伤!


7.今日大暑|全年最热的节气来了


8.深夜自驾露营,妻儿被山洪冲走!汛期出游,这些隐患要注意


9.台风暴雨后,这些次生灾害需防范→


10.【安全周历】中暑应该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