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要如何应对?

2025-07-31 16:32:36 

暴雨来袭

该如何确保人身安全?

外出时应注意什么?

这份暴雨安全提示请收好

↓↓

个人在户外公共区域时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寻找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高层公共建筑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漫过堤防。


避免进入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地下建筑。


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远离山坡,降雨量过大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减少使用交通设施 

避免驾车出行,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


远离电力设施

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等,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个人通信

在户外遇险,减少通信设备的额外消耗,确保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


在离开交通工具时,可以向亲友发送自己的位置及撤离计划。


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被困人数、周围水情、紧急通信方式等,然后等待救援。


个人居家时


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准备,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氧气供应。


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通信能力。


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打火机,以及创可贴、抗生素等外用消毒药物。


遭遇雷电,如何避险?


雷雨天最好在室内避险

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等不要用电热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不要靠近和触摸任何金属管线。

若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

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切记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物体,不要在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深圳应急管理

声明:本号致力于公益安全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1.典型重大事故隐患警示信息(粉尘涉爆)


2.汛期叠加高温,工贸企业如何防范安全风险→


3.15岁少年一小时内发生两起事故!家长请留意,孩子这样骑车可能要负全责→


4.2人死亡!一地通报2起高处坠落事故


5.太危险!36人登山,30人迷失深山!


6.溺水事故高发,牢记这些要点→


7.6名大学生溺亡,中金黄金致歉,这个细节必须警惕!


8.“人蚊”简史:嗡嗡声中的“人类头号杀手”


9.“七下八上”防汛高频词,普通人看到该怎么办?


10.“小型”施工,安全不能“散装”!